当前位置: 信息机 >> 信息机前景 >> 淮南全力以赴,迎战台风澎湃在线
张孝成赴潘集区
督导防汛防台风工作时指出
7月26日下午,市长张孝成赴潘集区督导防汛防台风工作。他强调,要树牢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科学研判、严阵以待,抓实抓细各项防汛防台风措施,确保各项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秘书长夏智明等陪同。
张孝成首先来到潘集区物资储备库和平圩铁路桥,详细了解潘集区防汛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及城市易涝点隐患治理等相关情况。随后,张孝成实地督导沉陷区防汛防台风工作和小区网格化管理落实情况。张孝成还就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
张孝成强调,
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扛起属地责任,全面加强值守巡查,备齐备足应急物资,认真做好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全力以赴落实各项防汛防台风措施。要加强宣传动员,利用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风情雨情水情信息,大力宣传防汛防台风自救知识,提升群众自我安全意识和能力。要创新社会治理,持续完善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整合资源、科学调配、压实责任,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畅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安全度汛、城市安澜。
(淮南日报记者周莹莹)
01
大通区细化措施
打好防汛防台风主动仗
大通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细化防御措施,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排隐患,做好最充分准备,确保打赢防汛、防台风这场硬仗。
抓网格,确保防汛救灾无盲区。该区及时调整并加强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力量,建立“区、乡、村、组”四级干部包保责任体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带班制度,压紧压实责任。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46个行政村均细化到每个村民小组,15个城市社区均细化到每个住宅小区、每个楼栋,确保无死角。
抓队伍,确保紧急时刻打得赢。该区迅速进入防汛临战状态,区直机关及各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全部在岗在位,区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组建了1支余人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伍、5支共余人的群众性抢险突击队,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同时,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水库防汛应急预案,确定5个乡镇、街道的受灾人员转移安置点。
抓物资,确保防汛救援硬件备得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该区共储备防汛袋7.53万条,桩木39立方米,编织布平方米,铁丝0.5吨。同时,各城市住宅小区均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沙袋、绳索、救生衣、砂石等防汛物资。
抓安全,确保隐患排查化解全覆盖。该区对交通要道、居民小区进行全面梳理,针对“”大暴雨暴露出的积淹点逐一排查,共摸排出低洼积水点72处,均已明确原因、登记造册,制定了应急救援计划,已落实应急值守人员和应急保障物资,储备了大功率潜水泵,以备应急助排。对窑河封闭堤、幸福堤、自管的水库放水涵闸和泄洪涵闸进行排查,对涵闸的启闭机房、岸坡、堤脚、上下游水面等部位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抓安置,确保群众危难时刻住得安。该区认真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及救助工作,提前制定人员转移路线和安置场所,将学校教室提前安排作为灾民安置点。各安置点均储备了衣被、折叠床、食物、瓶装水等救援物资。同时,走访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低保户、残障人士,提前做好城市危房易涝区人员转移,落实“一对一”包保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淮南日报记者朱庆磊通讯员应虎)
02
田家庵区严阵以待
全力防汛防台风
针对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可能带来的影响,田家庵区上下将积极吸取“7.16特大暴雨”经验教训,保持高度警惕,扎实有序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强化工作安排部署。该区坚持把防汛救灾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全面进入实战状态,科学研判汛情、台风可能带来的影响及风险。完善区领导包保乡镇街道制度,建立“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的防汛体制,强化三级网格长责任,明确各方职责,做到统一指挥、政令畅通、步调一致、协同有效。
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制发《关于做好全区低洼易涝地区居住群众摸底排查和转移包保工作的通知》,对地势低洼住户、独居老人进行排查,确保遇有突发情况,及时进行转移安置,安排重点区域(新淮街道、国庆街道)户群众入住公租房。组织专门力量对防汛风险点和薄弱环节进行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共排查各类隐患点6个,均已整改完成。
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制发《关于做好第6号台风“烟花”防御工作的通知》,与市指挥部和市气象局、水文等单位对接,保持高频互动,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