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机

直播通知I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论坛芯片与

发布时间:2022/6/22 14:24:13   

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论坛(第一期)

芯片与电极的进展和挑战

脑机接口技术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主战场,已成全球科技竞争战略高地。随着神经科学、生物兼容性材料、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以及一批国内外创新公司为代表的全新研究力量加入,脑机接口技术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策划推出脑机接口系列研讨活动,将围绕脑机接口的核心关键技术发展、产业落地、应用实践等多方面问题,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以促进我国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协同提升,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本次会议是该系列活动的第一期,将于年6月16日下午通过线上会议形式召开,围绕“电极和芯片”核心技术,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探讨技术的创新方向和挑战,敬请期待!

时间

年6月16日

13:00-16:00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

协办单位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主持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部张倩

会议日程

演讲嘉宾介绍

李骁健,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正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动态脑神经信息高通量采集技术、神经环路解析和解码技术以及神经调控新技术。在国内率先贯通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链,在国际上率先开发了基于光纳米技术的非遗传式神经调控方法。在精密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子工程和神经工程领域均具有扎实且全面的研发基础,成果已发表在NatureBiomedicalEngineering、NatureProtocols、NatureNeuroscience、NatureNanotechnology、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等专业一流期刊中。

刘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级引进人才,北脑学者,IEEE高级会员。年和年于清华大学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模拟与射频集成电路的前沿产品研发和科研工作,-年担任新一代射频通信芯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研究领域涵盖脑机接口、5G硅基毫米波、医疗体域网芯片等多个前沿方向,相关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拥有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

裴为华,博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集萃脑机融合智能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神经工程分会高级会员。主要研究高灵敏、高信噪比的神经电极、光电极及脑电电极器件。主持研制的多种传感器技术已实现落地转化和市场销售,部分产品入选科学院科自主研制科研仪器名单。在国内期刊外发表相关论文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项。

张沕琳,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长期致力于面向生物医学的低噪声低功耗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方法学研究。针对脑科学前沿研究对无线小型化神经接口的强烈需求,提出的适用于神经信号频段的高精准、低功耗神经接口专用电路设计方法,可植入闭环神经接口系统设计方法,等神经接口系统设计关键问题解决方法。相关系统工作多次在电路与系统领域国际重要会议上获得最佳论文奖。她是领域内ISSCC、A-SSCC、BioCAS等多个会议的TPC成员,IEEE固态电路学会北京分会主席。

直播观看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0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