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IDC(InternetDataCenter,指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有这样一句操作效率的名言:你无法控制没有经过测量的事物。言外之意:要想减少能源浪费情况就必须从最基本的测量开始。但如果无法得知能源都用到了什么地方的话,管理人员就无法知悉将重点放哪。本文介绍通过HT打造一个完整的三维数据中心可视化系统。在实现传统的数据中心监控可视化的功能外,添加了极具图扑特色的设计元素,将中国的水墨画融合进了平时枯燥的运维监控系统中,为枯燥的场景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节奏与气韵。系统分析宏观到微观,逐级下钻利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对三维地球进行立体全景展示,通过采用HT的球体模型加以匹配地理环球贴图来实现该效果。并可通过接入各个数据中心的经纬度信息自动生成坐标点的位置,直观展示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数据中心。虽然HT也整合了开源Cesuim的方案实现GIS的功能,该方式完全不必采用WebGIS相关功能模块,而是通过简单的三角函数进行球体坐标算法运算来实现预期效果,相比之下采用该方案来实现会更加轻量快捷,甚至不需要建模的介入就可以完成,极大降低了实施成本和周期。虽然无法通过LOD动态加载出地图细节,但场景交互设计还能够更加自由发挥出各种视觉效果,例如通过交互、切换场景等实现逐级下钻,实现了从地球-区域-园区-机房-机柜设备的逐级下钻的功能,场景过度顺滑自然。通过点击对应区域,逐层下钻到数据中心的园区外景。整体场景采用了轻量化建模的方式,对数据中心所在园区、楼宇样貌进行高精度建模还原,支持度观察虚拟园区,通过HT自带交互,即可实现鼠标的旋转、平移、拉近拉远操作,同时也实现了触屏设备的单指旋转、双指缩放、三指平移操作不必再为跨平台的不同交互模式而烦恼。这是个问答小模块——很多未做过可视化项目的会有疑问?1、如何完成这样一个园区的三维建模?常规情况下可通过提供卫星云图、效果图、鸟瞰图、CAD图、现场照片等资料,由设计师进行轻量化建模。2、目前手头有BIM的模型信息,是否能够直接用于这个场景的展示?BIM模型除了包含基本模型形状外,还包含了大量业务和层次结构信息,所以一般BIM文件都非常大,几百MB到上GB的都有,这对于采用所有展示内容都是实时加载的Web便是最大的困难点。虽然HT也提供了读取BIMIFC格式的内容,通过动态加载部分信息再在Web上进行实时渲染展示,但是在实际的项目执行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各方因素,需要具体分析能否直接使用。大多数BIM都是工程使用,主要以呈现工程细节为主,在美观效果上还是重新建模能达到更好的效果。3、除了人工建模,是否还有其它方式?目前可以通过无人机航拍生成倾斜摄影模型,再通过GIS方案展示出来。当然航拍的方式一般风格比较固定,该是什么样,拍出来不会有太大差距,如遇到一些老旧厂区,跟之前页面效果可能格格不入,包括BIM的方式,也大部分是比较丑的,所以轻量化重新建模的方式,设计师就有“设计”的发挥空间,创造更多美学上的都关系,如这个有山有水的园区,一眼必是“中国造”的。动力监控可视化IDC能耗与管控系统作为一个大型整体的数据中心展示系统,在宏观使用场景下,将会更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