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机 >> 信息机介绍 >> 这所省属大学三次领域跨越,培养了一大批商
一、一个大一新生的杭电印象
16年前的国庆小长假,一个到河南小城焦作上大一,刚刚结束了军训的新生,因为班里的同学还不熟悉,同宿舍的兄弟全部回家或者去终日在网吧上网,无人陪伴。新生一个人寂寞难耐,本想回老家算了,但新生的哥哥说刚出家门半个月,就想着回家,不如自己找个地方去走走。
从河南回老家需要转车经过杭州,而到杭州的车票已经买好了。“那就干脆去杭州走走算了”,新生想。
就这样,汽车转火车,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新生第一次来到了杭州,除了闻名遐迩的西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去杭州大学城——下沙。至于这个地名,是下了火车以后,买到的杭州城市地图才知道的。
那时候的网络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刚刚上大学的新生,一个书包一件蓝色防雨外套就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杭州,新生甚至还没有手机,手里只有一个出了焦作就不能接打的华为“小灵通”,真羡慕那时候的轻松自在,真的是说走就走。遗憾的是,除了记忆什么也没有留下。
那一趟旅程真的难忘,回想起来,还好像是发生在不久之前。那时杭州还没有地铁,从杭州火车站到下沙大学城,有一趟漫长的公交,一天一夜没睡的新生,在越来越拥挤的公交车睡着了,只听得公交车三堡、五堡的报站名。
到达下沙大学城时,已经是傍晚,新生就在国庆节空荡荡的大学城路上到处瞎逛,走到刚刚升格更名大学一年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围墙外,隔着高高的围墙,看到大学生活动中心里,有人正在飘逸地滑旱冰,心里感叹,人家的大学条件真好。
像是刘姥姥一样的新生,在远没有现在繁华的下沙大学城逛了一圈后,找了个网吧,一边上网一边睡觉,又混过了一夜,第二天,把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几个校园全部用脚步丈量了一遍,对这些高校新校区的完善规划和设施先进赞叹不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很高档”的印象从此就镌刻在新生的心里。新生回到学校后开始了自己平凡的大学生活。
也是16年前,马云毕业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后来的十几年里,已经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辞职十年的教师马云,逐渐成长为中国首富,也成为互联网创业的教父。
二、跨越“三界”影响商界的杭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始创于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年正式升格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可以看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其前身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之前有过6个校名,每两个校名跨越一个领域,杭州工业财经学校和杭州航空工业学校属于航空类院校;杭州机电专科学校和杭州机械工业学校属于机械工程类院校,到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和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才属于电子信息类院校,20多年间跨越了3个领域。
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16万余名毕业生,校友遍布国内电子企业,很多成为领军人物,据统计全国IT百强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掌门人为杭电校友,誉为“IT企业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王东升,原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洪新等还有一串在商界有一定影响力名字都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三、特色鲜明的今日杭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杭电”,是浙江省与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曾经是部属高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是浙江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入选了国家“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硕士推免权和全球雅思考试点。
学校、现设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独立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使用)等5个校区,总占地面积余亩,有各级全日制在校学生0余人,教职员工余人。
学校现有45个本科招生专业,1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设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有8个专业入围,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为本学科前20%的B+;工商管理入选前40%的B-5;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为前50%的C+;信息与通信工程入选前60%的C。在省属高校中属于还不错的成绩。
四、后记
年那个新生在参加工作后的第六个年头,考察项目过程中又到了杭州下沙大学城,到达时已经是晚上,第二天清晨,新生一早起来到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那个颇具特色也颇有气势的大门前瞻仰一番。这一年,“新生”做了个决定,离开原来还不错的工作岗位,投奔到研究生刚毕业时想进入的高校岗位,完成了职业生涯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