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机

帮考网黄明峰精讲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历年真

发布时间:2025/3/25 11:17:45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关于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探测器应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的末端配电柜内B.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不超过10只时,非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可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C.设有消防控制室时,电气火灾监控器的报警信息应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上显示D.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后,应在3s内联动电气火灾监控器切断保护对象的供电电源C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基本原则,宜设置在第一级配电柜(箱)的出线端。A项错误。非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即自身不具有报警功能,需要配接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组成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属于火灾预警系统,应独立组成;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接入电气火灾监控器,不应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B项错误。当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时,应由电气火灾监控器将报警信号传输至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或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上。C项正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置不应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工作,不宜自动切断供电电源。D项错误。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关于市政消火栓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市政消防栓最大保护半径应为mB.当市政道路宽度不超过65m时,可在道路的一侧设置市政消火栓C.当市政消防栓距路边不宣小于0.5m不应大于5mD.室外地下室消火栓应设置直径为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D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7.2.5市政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m,间距不应大于m,选项A错误。7.2.3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侧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但当市政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应在道路的两侧交叉错落设置市政消火栓,选项B错误。7.2.6.1市政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小于0.5m,并不应大于2.0m,选项C错误。7.2.2.2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选项D正确。3.关于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评估对象运营之前,采用表格方式对潜在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的方法属于安全检查表法B.运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可通过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找出评估对象的爆弱环节,将其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C.运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每一个事件的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D.运用运筹学原理,对火灾事故原因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的方法属于事件树分析方法B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二)系统安全分析法根据对编制的事故树的分析、评价结果来编制安全检查表法。通过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求出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按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的多少,找出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以这些薄弱环节作为安全检查的重点,编制安全检查表。选项B说法正确;选项ACD说法均错误。选项A说法应为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在评估对象运营之前,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可列为一个表格;选项C说法应为事件树分析法遵循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独立的两种状态之一的原则;选项D说法应为运用运筹学原理,对火灾事故原因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的方法属于事故树分析法。4.关于建筑消防电梯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建筑高度为30m的物流公司办公楼可不设置消防电梯B.埋深9m、总建筑面积㎡的地下室可不设置消防电梯C.建筑高度为25m的门诊楼可不设置消防电梯D.建筑高度为32m的住宅建筑可不设置消防电梯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年版)的相关规定:7.3.1下列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5层及以上且总建筑面积大于㎡(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内五层及以上楼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3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总建筑面积大于㎡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建筑高度为25m的门诊楼为一类高层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5.某建筑高度为36m的病房楼,共9层,每层建筑面积㎡,划分为3个护理单元。该病房避难间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A.将满足避难要求的监护室兼作避难间B.在二至九层每层设置1个避难间C.避难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D.不靠外墙的避难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烟A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的相关规定5.5.24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确定。选项B错误;2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且不得减少可供避难的净面积。选项A错误;3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选项C错误;4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5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6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6.某大型商业建筑,油浸变压器室、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均位于建筑地下一层,油浸变压器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进行保护。经计算得到了水喷雾系统管道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总计0.13MPa,最不利点处水雾喷头与消防水池的最低水位之间的静压差为0.02MPa,则该系统消防水泵的扬程至少应为()。A.0.30MPaB.0.35MPaC.0.65MPaD.0.50MpaD《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7.2.4消防水泵的扬程或系统入口的供给压力应按下式计算:H=∑+P0+z(7.2.4)式中:H——消防水泵的扬程或系统入口的供给压力(MPa);∑——管道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的累计值(MPa);P0——最不利点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MPa);z——最不利点处水雾喷头与消防水池的最低水位或系统水平供水引入管中心线之间的静压差(MPa)。3.1.3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当用于灭火时不应小于0.35MPa;当用于防护冷却时不应小于0.2MPa,但对于甲B、乙、丙类液体储罐不应小于0.15MPa。可知∑=0.13MPa,P0=0.35MPa,z=0.02MPa,代入公式计算:H=∑+P0+z=(0.13+0.35+0.02)MPa=0.50MPa。选项D正确。7.某室内净高为4.0m的档案馆拟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该气体灭火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A.泄压口下沿距顶棚1.0mB.一套系统保护5个防护区C.设计喷放时间为12sD.灭火设计浓度为10%C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的相关规定:3.2.7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选项A正确3.1.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选项B正确3.3.7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在其它防护区,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选项C错误3.3.3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选项D正确8.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下列燃煤电厂内的建筑物或场所中,可以不设置室内消火栓的是()。A.网络控制楼B.脱硫工艺楼C.解冻室D.集中控制楼B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的相关规定:7.3.1下列建筑物或场所应设置室内消火栓:1主厂房(包括汽机房和锅炉房的底层、运转层;煤仓间各层;除氧器层;锅炉燃烧器各层平台)。2集中控制楼,主控制楼,网络控制楼,微波楼。继电器室,屋内高压配电装置(有充油设备),脱硫控制楼。3屋内卸煤装置,碎煤机室,转运站,筒仓皮带层,室内贮煤场。4解冻室,柴油发电机房。5生产、行政办公楼,一般材料库,特殊材料库。6汽车库。7.3.2下列建筑物或场所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脱硫工艺楼,增压风机室,吸收塔,吸风机室,屋内高压配电装置(无油),除尘构筑物,运煤栈桥,运煤隧道,油浸变压器检修间,油浸变压器室,供、卸油泵房,油处理室,岸边水泵房、中央水泵房,灰浆、灰渣泵房,生活消防水泵房,稳定剂室、加药设备室,进水、净水构筑物,冷却塔,化学水处理室,循环水处理室,启动锅炉房,供氢站,推煤机库,消防车库,贮氢罐,空气压缩机室(有润滑油),热工、电气、金属实验室,天桥,排水、污水泵房,各分场维护间,污水处理构筑物,电缆隧道,材料库棚,机车库,警卫传达室。故B项符合题意。9.某耐火极限为二级的会议中心,地上5层,建筑高度为30m,第二层采用敞开式外廊作为疏散走道。该外廊的最小净宽度应为()。A.1.3mB.1.1mC.1.2mD.1.4mA此建筑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年版):5.5.18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5.5.18的规定。10.某建筑高度为54m的住宅建筑,其外墙保温系统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B1级。该建筑外墙及外墙保温系统的下列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A.采用耐火完整性为0.50h的外窗B.外墙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C.防火隔离带采用高度为mm的不燃材料D.首层外墙保温系统采用厚度为10mm的不燃材料防护层D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年版)的相关规定:6.7.7除本规范第6.7.3条规定的情况外,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按本节规定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A选项正确;2应在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防火隔离带的高度不应小于mm。B、C选项正确;6.7.8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设置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包覆。除本规范第6.7.3条规定的情况外,当按本节规定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15mm,其他层不应小于5mm。D选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2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