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机

置顶,来自河南的互联网救援IT时报

发布时间:2023/5/16 18:06:14   
北京中科专家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zuozhen.html

30秒快读

1也许绝大部分人最终都获救了,但他们都经历了一段或奇幻、或艰难、或温情的若干小时。即便一个最普通郑州人的故事也值得倾听。

2互联网平台让救援信息永远置顶,受困者发出的“SOS”通过互联网被数以亿计的人看到,包括救援队。

3在河南,还有不少地方电话和网络不通,有些地方即便能通话仍时断时续,通信抢修人员当前赶赴的目的地是巩义等险情最重的地方。

每一个郑州大雨中的被困者,都是一座生命的孤岛。

在救援到来之前,互联网通信是连接一切的生命线。

高悬在外太空的GPS卫星,让援救团队的皮划艇和车辆不用再绕弯路;手机信号不通,还有飘散在空中的WiFi,只要手机还有电,希望就一定还在。

图源:微博

#河南暴雨救援#频道在新浪微博持续置顶,截至记者发稿,总阅读量已经超过15亿,参与讨论内容超过万。除此之外,在人民日报、新华社、腾讯新闻、豆瓣等客户端和互联网平台上,官方和网友组织起许许多多的互联网求助平台,受困的人们在这里求助,大V在这里接力转发,救援者在这里公布电话……

从7月21日上午开始,陆续有人回到原来的帖子下报平安……《IT时报》记者拨打向前方的电话时断时续,通信抢修还在继续,人员救援尚未停止……

01郑州极端暴雨为何没提前准确预报?

可供AI学习的河南气象数据量不够

被称为“千年一遇”的郑州大雨,正在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当一幅幅惨烈的画面通过互联网传播时,一个曾被无数次问过的问题再次被抛出:为什么气象部门没有预测到这场特大暴雨?

气象预报并没有完全缺席。7月17日晚上,郑州以北、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焦作市发出紧急通知,本市将在18~19日发生毫米的强降雨,极有可能造成百年不遇的灾害,并要求各级部门做应急预案。

7月20日,暴雨来了,晚了一天,南移公里,空降郑州。

“这个误差,属于目前预报系统的正常范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国家特聘教授罗京佳告诉《IT时报》记者,暴雨预报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目前气象预报在暴雨过程、天气形势、大致范围和雨量等级等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对暴雨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雨量的精确预报还比较难。

气象常被称为“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的微微振翅,便可能掀起德克萨斯的一场飓风。

年汛期,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较重洪涝灾情,彼时也曾有舆论对气象预报提出质疑。罗京佳指出,从常规数据看,年12月到年春季,并没有发生很强的厄尔尼诺事件,通常情况下,这么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影响会比较小,但变幻莫测的西太平洋热带的副热带高压成了持续暴雨的元凶。

近几年来,超算、AI等科技前沿技术的采用,大大提升了天气预报的精准度,罗京佳团队便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的自我学习能力,将厄尔尼诺现象的预测提前到一年半,达到80%的准确率。

厄尔尼诺现象,图源:网络

郑州此次发生特大暴雨,出乎很多人意料。长期以来,长江中下游是暴雨重灾区,研究力量大多集中于此,而中原地区、北方地区相对降雨量少、且形成特大暴雨次数少,专业气象研究并不多。

历史上,河南有记录的同等量级暴雨,可能只在年8月出现过,罗京佳认为,可供人工智能学习的数据量太少,“两次暴雨的成因也不一样。对不同尺度物理过程相互作用的认识、数值模式的性能、预报员人为经验订正等方面都要提高,才能较好地预报此类暴雨事件。”

目前,罗京佳团队采用的全球模式是公里分辨率,东亚地区的区域模式30公里,现在,他们正在将网格进一步细化到5公里,相当于为25平方公里的区域做气候预测,包括10~30天的气象预测信息、月度和季度异常气候。

AI预测降水量,图源:Google

还会出现第二个郑州暴雨灾难吗?罗京佳认为,今后需进一步提升观测、监测技术手段和方法,加强此类暴雨机理研究,数值模式和资料同化技术的发展和改进,预报理论和方法的改进(包括概率预报),防灾减灾反应机制或体系的建设(比如智慧城市建设等)。

据了解,气象观测目前主要依靠地面观测台站、高空气球、卫星以及海洋轮船浮等,观测密度比较有限,很难在城市里做精细化布点。在应对城市内涝时远远不够。

“每条街道、每个关键区域,监测的手段和密度都需要增加,比如通过5G网络,可以同时将城市的降水、气温、风速甚至污染物含量等监测数据随时传输到一个综合机构,利用更加精密的气象数据,帮助研究城市内涝、小尺度超高分辨的极端事件。”罗京佳认为,今后可以通过智能气象和智能城市管理结合,比如在路灯上增加智慧观测设备,提升对某些低洼区域或者关键区域的观测密度,从而做到数字化防汛、智慧防汛。

02多位车主被困高架20小时后获救

7月21日上午7点,家住河南新乡的小杨发现,朋友圈看到了一条来自河南郑州的求助信息。信息中,一位彩彩(化名)的姑娘被困在东四环与金水东路交叉口的高架桥上,焦急地等待求援。而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离彩彩已被困整整14小时。

在小杨看到这条消息的前一天下午4点多,彩彩正开着车行驶在郑州市明理路上,想着暴雨天赶紧回家。没想到,一路上积水已经非常严重。

彩彩告诉记者,当时明理路那边水深超过了1米5,郑开大道5米多高的桥洞也已经全被淹了,而这个被淹的桥洞恰恰是她回家的必经之路。尝试换了好几条道,她近乎绝望地发现,自己回不了家了。一路上,和她同样遭遇的车子还有很多,为了避免车子进水,他们几乎是一路被暴雨赶着,开上了高架。

当时,高架桥下的积水已经有1米多深,和高架桥下滚滚的水流相比,高架桥上暂时是安全的。当她在高架桥上停好车,时间已经是当天下午5点,她发现高架上停满了车,如果没有这场大雨,远远望去,和平时晚高峰拥堵的高架没有什么区别。

而此刻,只有沉默,她也只能坐进车里耐心等待。

天色渐渐暗下来,车里没有多余的水和食物,被困在车内,彩彩和外界的唯一联系只有一部电量不多的手机。她按耐住内心的不安和恐慌,在空白的文本页面上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详细地描述了被困的地点和情况,并发了朋友圈和微博,希望通过网络的方式,获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7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