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机

疫情反复经济承压,数字经济能否扛起稳

发布时间:2025/6/26 12:24:22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周琦

北京报道疫情之下,一些行业遭受很大冲击,但电商网购、在线文娱、移动办公等“宅经济”却迎来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无人配送、远程医疗等新兴产业表现也十分抢眼。一些制造业企业也危中寻机,加快业务转型。很多人已经看到了数字经济蕴藏的新机遇。在国际局势变幻莫测、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全球经济承压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能否扛起大旗,拓宽新的发展空间,为“六稳”“六保”提供助力?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百度APP共同推出系列直播栏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光靠数字经济难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据中国信通院年8月发布的数据,年,经测算的47个国家和地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2.61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0%,占全球GDP比重为43.7%。但是,各国家和地区对于数字经济的定义并不一致,在国际间的对比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EMBA课程主任朱天介绍,中国国家统计局将数字经济分成了五大类,前四大类属于“数字产业化”,即数字产品制造业、服务业、应用业和数字要素的驱动业。“这四大类叫作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也就是狭义的数字经济。第五大类为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属于‘产业数字化’,从统计上来讲就是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所产生的增加值。这五大类加在一起就是广义的数字经济。”根据国家统计局定义的概念,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在中国GDP中占比7.8%,而根据“十四五”规划,这一占比到年有望提升到10%。作为比较,狭义上的数字经济占美国GDP的比重年为9.6%,高于中国,是仅次于房地产行业和制造业的第三大产业。数字经济在欧盟GDP中的占比则较中国稍低,不到7%。对于数字经济对整个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朱天说,目前中国还缺少足够数据来定量计算,但可以从美国经济的数据中,获得一个大体的概念。“—年,美国数字经济(狭义)年均增速为6.5%,而其全国GDP的平均增速是1.8%。以此推算,美国数字经济以外的行业年增长率大概为1.45%,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美国GDP增长加快了0.35个百分点。这说明数字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是比较有限。”朱天说。他还指出,与美国可以吸引大量移民不同,中国的劳动量过去几年基本上没有增长,GDP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即便是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全算在数字经济上,数字经济也很难持续、快速地带动经济整体上行。“光靠数字经济是无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但并不是说数字经济不重要,恰恰相反,数字经济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很重要,但要实现经济上行,还需要所有行业一起发力,需要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宏观环境。”信息化只是数字化的基础对于普通人来说,接触到最多的数字经济,就是电商、物流等消费互联网。不过,从宏观层面看,立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国家对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未来更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0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