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机 >> 信息机市场 >> 宝信软件资源优势稳定业务基本盘,技术卡位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方证券,张颖)
1、宝信软件: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及第三方IDC厂商
中国领先的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宝信软件系中国宝武实际控制、宝钢股份控股的软件企业,其前身为年成立的上海宝钢自动化部门,年上海宝钢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通过整体资产置换上市,正式更名为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撑中国制造企业发展方式专变、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已成为中国领先的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在工业软件、云服务领域持续发力的基础上,公司又实行外部扩张,陆续收购了上海宝景、上海宝康、上海梅山、新疆宝信等多个公司,产品与服务遍及钢铁、交通、医药、有色、化工、装备制造、金融等行业。
1.1软开业务与IDC业务形成双增长曲线
营收及利润稳步增长。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6亿元,同比增长15.01%,归母净利润18.19亿元,同比增长35.92%。近年,关联交易快速的增长和IDC一期至四期的陆续交付,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营收。在保持存量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公司抢抓战略发展窗口期,加大了对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卡脖子”工程等方向的投入,积极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与业务增长点。
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软件开发业务和服务外包业务。年,软件开发实现收入85.02亿元,收入占比72.30%;服务外包实现收入21.28亿元,收入占比26.54%。近年来,公司持续优化营收架构,低毛利的系统集成业务占比不断降低。
1)软件开发业务:涵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三大方向。以来,随着中国宝武等钢企兼并重组的步伐不断加快,以及“双碳”政策推动国内钢铁行业向数智化方向转型升级,钢铁行业对工业软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年,软件开发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6.16%;年,软件开发实现收入85.02亿元,同比增长26.56%,再创历史新高。
2)服务外包业务:对应IDC及云服务、运维服务。-年,服务外包业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8.43%;年,服务外包业务收入为31.21亿元,同比增长19.28%,增速放缓主要由于公司的数据中心宝之云五期目前处于建设期,暂无大批量机柜上架。
按产品类型,公司拥有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产品、工业互联网产品、智慧装备等在内的12类核心产品。公司坚持“智慧化”发展战略,聚焦智慧制造和智慧城市两大市场,积极投身“新基建”与“在线新经济”,拓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努力推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战略。
1.2宝钢股份控股,中国宝武实控
背靠宝钢,股权结构集中。宝信软件控股股东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截至年5月19日,宝山钢铁股份持股比例为49.55%。宝山钢铁是中国宝武的子公司,宝武集团直接持股宝钢48.56%,通过武钢集团间接持股宝钢13.39%。
1.3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毛利率方面,年至年,公司毛利率由26.52%增长至32.48%,实现5.96pcts的增长;净利率方面,公司净利率由年的7.18%增长至年的15.47%,大幅增加了8.29pcts。盈利能力的增长,一方面源于公司对软件业务结构的优化,高毛利的信息化、自动化业务占比有所提升,一方面受益于高毛利的IDC业务上架率提升,带动了整体利润水平的提高。
公司费用管控能力优异。年至年期间,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1.26pcts至1.65%,管理费用率下降0.76pct至2.58%。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75%和2.81%,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一方面是由于职工薪酬和股权激励费用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宝武专项补贴以及国家社保减免政策使得年同期销售及管理费用偏低。
公司现金流量状况出色。年,受益于销售规模的扩大和经营利润的增加,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9.28亿元,同比增长25.68%,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多年高于净利润,表现优异。
多次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释放公司发展活力。公司拥有灵活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的管理方案。截至目前,公司共实施2次股权激励,覆盖公司管理层、技术骨干、业务骨干等众多员工,既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彰显了管理层对于公司发展的十足信心。
2、行业介绍
2.1工业软件行业:渗透率低于国际水平,国产化替代加速
工业互联网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全流程领域,以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化结构、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目的,所采用的生产设备、通信技术、组织平台、软件应用以及安全方案。相较于传统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添加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通过汇聚、处理、分析、共享和应用各类数据资源,以实现对工业领域各类资源的统筹管理和调配。工业互联网从下往上主要包括设备层、网络层、平台层(工业云平台)、软件层和应用层以及安全体系。
工业软件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目前,业界尚未对工业软件提出准确界定,工业软件被普遍认为是为提高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效率而使用的软件。从制造业的生产周期维度,工业软件大体可分为四大类:以设计绘图及仿真功能为主的研发设计类软件、对生产过程各环节进行管理的生产制造类软件、对资源资产进行调度分配的经营管理类软件,以及后续的运维服务类软件。
现状1:对比全球,中国工业软件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工信部数据,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为亿元,同比增长14.7%,连续五年增速超14%。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在全球占比达21.1%,与此同时,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仅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6.7%。对比来看,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虽经历数年发展,但距离世界平均水平仍有一定距离。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亿元,-的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5.6%。
现状2:工业软件国产化率较低,且四类软件产品差异大。国外工业软件企业历经几十年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软件平台和细分行业解决方案,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因此工业领域出于对软件可靠性、安全性的较高要求,偏向于选择国外知名品牌。目前,我国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国产化率最高,年达到70%,但高端市场仍以SAP、Oracle为主。研发设计类软件国产化率最低,年仅为5%,且多数软件仅应用于工业机理简单、系统功能单一、行业复杂度低的领域。
行业驱动因素1:外部环境压力加速国产化替代。受国际形势变革和疫情影响,我国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逐步实现关键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早在年,美国就曾对中兴实施制裁,年,又针对机器学习等十四类新兴技术出台出口管制方案,这些技术与《中国制造》所要发展的十大领域重叠度很高。中美 以来,美国对我国企业禁运升级,通过“实体名单”等措施来限制我国企业与高校获得美国技术服务支持。工业软件作为“卡脖子”的关键产品,其相关企业有望获得更多合作及发展机会。
驱动因素2:政策频出支持工业软件发展。近几年,中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要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年底,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对工业制造的效率、资源利用率等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提出建设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各省政府也积极表态,工业软件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重新定位。
驱动因素3:下游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扩大。其一,随着工业进入4.0时代,工业领域对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产品需求加速释放,推动工业软件的技术变革。其二,中国人口红利期已接近尾声,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影响尤为深远。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年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占人口比重为63.4%,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自年起连续8年出现双降,中国制造业的用人问题将逐步凸显。其三,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将推动制造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这与工业软件的定位完美契合,如工信部曾启动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个示范项目智能化改造前后,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7.6%,最高3倍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2%。
2.2IDC行业:国内云巨头资本支出有望回升,驱动数据中心建设
“东数西算”正式启动,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年,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年,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文件,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政策端,能耗指标管控依旧严格。年下半年以来,基于“双碳”背景,IDC行业的政策向能耗控制转变,尤其是一线城市始终严把IDC准入门槛。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我们认为一线城市将对IDC的相关指标持续严格把控。
需求端,流量进入稳速增长期。流量是IDC行业增长的基础,受益于物联网、大数据、5G等行业的发展,数据流量迎来高速增长,设备连接数及单设备流量都显著提升。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亿GB,同比增长33.9%,整体增长趋势稳定。未来,随着物联网应用在各领域和场景下的不断开拓与实现,流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带动国内IDC市场的发展。
需求端,国内云计算巨头资本支出有望回升。受云计算市场需求推动,亚马逊等海外云计算巨头资本开支自Q2逐步复苏。相较之下,由于国内监管环境持续趋严,以阿里为代表的国内云计算巨头对IDC的相关投入复苏不及海外。年4月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未来随着平台经济的监管常态化,国内云巨头的资本开支有望回升。
供给端,一线城市的稀缺性长期存在。一线核心城市IDC资源布局的必要性体现在多方面,一是部分业务对时延的高要求,二是网络汇聚客户聚集。而数据中心作为高耗能行业,普遍面临“双碳”战略下的能耗限制问题,因此一线核心城市的IDC资源将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众多IDC厂商加速环一线城市的资源布局,以逐步承载一线的溢出需求。而西部地区更多承载非实时性的、数据的后台分析处理等算力需求。(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打造“三化一基”,全面提供“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
3.1信息化:拥有国内领先实力,开拓国内蓝海市场
(1)工业软件:宝信软件信息化产品的核心。面向制造业,聚焦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构建“流程管控+数字智能”双驱动的智慧制造解决方案,支撑集团型企业实现一总部多基地模式下的智慧运营与制造,助力企业从制造升级为“智造”。
(2)服务业应用:为现代服务业、非银行金融业客户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通过智慧生态、智慧金融、智慧供应链和智慧治理促进IT技术与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深度融合。
(3)工业互联网:通过xIn3Plat平台帮助企业实现能力服务化、业务数字化、企业平台化、管理智能化的企业数智化时代的“新四化”转型。
3.1.1工业软件
工业软件是公司信息化产品的核心。公司面向制造业,聚焦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构建智慧制造解决方案,支撑集团型企业实现一总部多基地模式下的智慧运营与制造,助力企业从制造升级为“智造”。
多基地一体化运营。公司借鉴宝武整合融合的成功经验,集成多基地分布式IT架构及云计算、物联网等IT技术,打造面向一总部多基地集团型企业的一体化运营+多基地协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采购一体化、多基地产销平衡、多基地运营监控等功能。
智慧制造。公司依托制造行业信息化领先优势,打造集成“智慧经营”、“智慧工厂”等核心应用的“全流程管控+数字化赋能”双驱动智慧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此外,还提供基于工业互联网理念构建的统一运营平台等增值服务。
深耕信息化领域多年的结晶——BM2-I,代表国内铁区MES的先进水平。MES作为信息化架构的中间层,主要实现生产运行管理,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BM2-I面向冶金行业的冶炼区域,以集中一贯、动态管理的管理思想,实现铁区的精细化、一体化的生产动态管控。BM2-I实现生产计划的闭环跟踪,能够按质量批次进行全流程跟踪和质量追溯,很好的解决了铁区普遍存数据不准、管控不细的难点,代表了国内铁区MES的先进水平。目前BM2-I已在宝钢股份四大基地、宝武集团旗下的韶关钢铁、鄂城钢铁以及多家大型钢企中实现了成功应用。
一体化经营管理软件BM2C。BM2C是公司基于自身工业互联网架构,构建的一体化经营管控平台,支撑企业一总部多基地模式。目前,BM2C产品体系涵盖营销、采购、财务、设备、工程五大板块,拥有10款软件产品,提供了集中一贯的业务管理模式、一总部多基地的模式、业务精细化、流程在线化、功能自动化、操作智能化等服务。
3.1.2服务业应用
整合制造业经验,向服务业信息化方向拓展。公司服务业应用主要为现代服务业、非银行金融业客户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通过智慧生态、智慧金融、智慧供应链和智慧治理促进IT技术与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深度融合。
iXBus服务总线。iXBus是一个服务集成与管理平台,它以松耦合的方式实现服务之间的集成,从而实现服务寻址的透明化和协议透明化,具备改进集成、增强复用、敏捷架构等优势。iXBus通过提供异构系统集成和丰富的适配器实现了在各类机构中的应用,如锦商网络、华宝信托、中国盐业等。
3.1.3工业互联网
当前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迫切,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正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并将塑造企业未来数字化竞争的新优势。公司积极布局,确立了工业互联网作为主要业务拓展方向。
宝信工业互联网平台xInPlat拥有左右两大护法:满足智慧服务应用场景的产业生态平台ePlat和满足智慧制造应用场景的工业互联平台iPlat。作为左护法的ePlat平台,具备平台化、中台化、生态化的特点;作为右护法的iPlat平台,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
自年发布以来,xIn^3Plat连续两年获选工信部“双跨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排名逐步提升,稳居工业互联网行业第一梯队。截至年底,xIn^3Plat平台已建设28个节点,连接+万台设备,覆盖17个行业,具有九大领域50多个解决方案,服务企业用户超过29万家。
3.2自动化:深入核心技术,锻造底层硬件能力
公司在自动化领域主要为用户提供集智能工厂顶层设计、智能装备软硬件产品开发、三电总包项目实施等于一体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和全流程的自动化服务,具体包括以下三部分服务:
1)自动化工程: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钢铁全流程、全层次和全生命周期自动化解决方案,可满足从L0(检测及执行设备级)到L1(基础自动化级)再到L2(过程自动化级)的自动化需求。
2)自动化服务:通过“运维+工程”双轮驱动,为环保、电力、化工、矿山等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运维服务,涵盖智慧司磅、智慧检化验、智慧巡检系统和智慧主动安防系统。
3)智能装备:以生产自动化、装备智能化、操作无人化、管理最优化为目标,提供工业生产现场装备及解决方案,以实现提效提质降本,涵盖智能产线、智能物流、智能监测和智慧质量。
自动化成果——大型PLC,工业控制的核心。年7月,公司发布国产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中大型PLC产品的全自主设计及本地化制造,打破了欧美日等外资产品的市场垄断,并预计在3-5年内进入国内大型PLC控制系统厂商第一阵营。大型PLC有三大特点:(1)高速,支持多达6个处理单元并行计算,单指令执行时间小于1ns,最快扫描周期低至μs;(2)包容,广泛支持主流工业协议及下一代标准接口OPC-UA;(3)丰富,可为客户提供一整套软硬件解决方案。
3.3智能化: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
公司作为“智慧城市的创新者”,以集成管控、整合服务为特征,为用户提供面向城市建设相关行业的集“产品-工程-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两部分应用:
1)智能交通:包括轨道交通和智慧交通(道路、桥梁隧道监控);
2)智慧城市:以智慧园区、城市交通、安全应急、城市万物互联为方向,全面提高园区运营效能,目前已有面向公寓、建筑、数据中心等多个场景的方案,在吴淞口科创园区等多个园区实现应用。
智慧城市轨道交通“3+1”解决方案。其中“3”指以智能感知为基础、自动运行和自主服务为目标的智慧车站,以全自动无人驾驶为导向的线路智慧运营,服务于应急管理及辅助决策的智慧线网的智慧线网管控;“1”指以感知型状态修为主,经验性计划修和专家型故障修为辅的智慧运维管理。
3.4新一代基础设施:打造一线城市单体最大数据中心
宝之云,一线城市单体最大的数据中心。公司旗下云计算品牌宝之云包含IDC和云计算两部分业务,以助力政企客户高效平稳地实现云战略落地。IDC位于上海市宝山大数据产业园区,数据中心建筑主体跨度长达1.8公里,顶棚高度超过21米,是国内单体最大的建筑。依托于宝钢集团,园区内拥有充足的土地供应(2.8平方公里)、厂房资源、以及宝钢现有的自备电厂、完善的供配电与供水资源,满足数据中心的建设和使用需求,可以为大客户提供大批量、定制化的机柜空间。宝之云IDC采用一级负荷,机房采用两路独立电源供电,主变和进线容量实现%备用。整个IDC采用模块化的机柜设计,每个模块配置一 立的模块化UPS。目前宝之云五期项目共交付3万个机柜,以阿里、腾讯、华为云等互联网巨型客户,以及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恒丰银行等金融客户。
以上海为起点,推进IDC多点布局。未来,公司将在政策指引下,持续推进宝之云业务的全国布局。目前,宝之云五期正全面建设中,进一步夯实上海基地,根据规划,至年宝之云总体规模将达5万个机柜,预计等宝之云五期全部完工后,尚有1万多机柜的增长空间。公司同时推进一线城市周边地区产业布局,成立河北宝宣公司,在上海周边的合肥、马鞍山,以及湖北武汉,河北张家口均有数据中心业务布局。
公司IDC业务毛利率行业领先。公司IDC业务盈利能力较强,毛利率仅次于光环新网,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光环新网为零售型IDC龙头,单位机柜租金较高且高价值客户占比较高,因而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则凭借不断丰富的客户结构及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以及在土地、水电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了较高的毛利率。(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公司三大优势
4.1集团重组,“一总部多基地”模式带来大量需求
集团加快重组步伐,带来大量信息化自动化需求。自7年以来,宝武(年以前为宝钢,年以后宝钢、武钢合并重组为宝武)陆续重组新疆八一钢铁、广东韶钢等钢厂;进入年,宝武加快重组步伐,相继重组了安徽马钢、西藏矿业、山西太钢、广东粤韶钢铁、重庆钢铁、云南昆钢、湖北鄂钢,成为全球第一大钢企。面对大量收购,宝武集团提出“一总部多基地”的管理模式,欲将众多钢厂纳入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下。
宝武作为钢企中的信息化强企,也在不断巩固自身优势。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宝信软件同时开展全新系统的研发,增加更多满足实时性、多样性要求的功能。以成本核算系统为例,已有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大类的成本核算,而新系统则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得明细产品的成本,并实现明细的盈利分析甚至预测等功能。
信息化改造助力生产增效。近年来,马钢通过聚焦智慧化、信息化改造,实现生产厂部精简21%,厂部管理机构精简45%,分厂精简50%,作业区精简52%,越来越多的产线实现“无人化”管理;同时,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年全年实现营收亿元,利润总额超百亿,炼铁炼钢产线屡创日产新高。
关联交易收入创新高。在宝武加快兼并重组及信息化整合的浪潮下,公司年关联交易收入为65.65亿,同比增长39.6%,增速创历史新高。其中股东方(宝钢股份)年关联交易收入为7.88亿元,同比下降7.99%;非股东方(除宝钢股份外,宝武集团内部其他子公司)关联交易收入为57.77亿元,同比实现50.17%的大幅增长。未来,随着宝武集团合并重组的持续进行,被收购钢企的信息化改革将为宝信软件带来大量需求。
4.2解决“卡脖子”难题,展现深厚技术实力
历经十年,成功研发国产化大型PLC。年7月,公司发布自主研发的大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解决了工控系统和工业软件的“卡脖子”问题。PLC是工业控制系统的核心,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产品,大型PLC系统的技术与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每年近0亿元的工控市场多年来智能高度以来外商供给。历经十年精研,公司突破了精准控制和高速通信等技术难题,形成了自主研发的具有高可靠性、强开发性、高安全性及大规模性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此举将对PLC市场重塑、工业控制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公司的PLC产品面向冶金高端装备工艺需求,秉承开放的系统架构设计理念,提供了一整套强大的软硬件控制平台,具有诸多优势:
高速:支持多达6个处理单元并行计算,单指令执行时间小于1纳秒,最快扫描周期低至微妙;
包容:广泛支持主流工业现场总线和工业实时以太网协议的广泛支持,对下一代标准接口OPC-UA深度集成。
未来,公司还将基于IEC分布式工业控制软件国际标准和确定性IP网络技术,规划设计全新一代控制系统——云化PLC,全面覆盖传统PLC、DCS和MC等应用场景,以实现软硬件解耦和多语言集成的开发环境,达到IT/OT数据的真正融合。公司表示,将力争3-5年内进入国内大型PLC控制系统厂商第一阵营,全面实现国产自主可控高端控制系统的规模化、产业化。
PLC技术难题的攻克,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入。年,公司研发费用12.90亿元,研发费用率达10.97%,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24pcts;研发人员数量达人,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4%。作为科技型公司,宝信软件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为公司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4.3一线IDC资源+两方面成本管控,打造出色的盈利能力
数据中心成本包括两部分,固定资产支出(CAPEX)及运营支出(OPEX)。公司一方面从成本端入手,有效降低CAPEX和OPEX,一方面从收入端入手,不断完善客户结构,盈利能力日趋强劲。
CAPEX:大部分IDC企业多将IDC项目外包,宝信软件则由全资子公司梅山设计院承担IDC项目设计及部分EPC总包,从前期规划开始介入项目,有助于降低建设所需的CAPEX。
OPEX:公司背靠宝钢集团,能以低于市场的价格租赁土地,租金成本负担较低。此外,宝之云罗泾数据中心原为宝钢钢铁厂,后进行产业转型用于IDC业务,钢铁厂原有的大量工业厂房、供配电设备、排水设施,有效支撑了IDC机房所需的水电资源。公司透露计划未来引入三路电,进一步加强电力保障,据悉上海只有证券交易所、浦东机场两处有三路电。
与此同时,公司不断丰富IDC业务的客户类型,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到中国太保等金融领域企业,既能有效保障机柜上架率,又为公司向更多领域开拓IDC业务提供了经验。
盈利预测
我们对公司-年盈利预测做如下假设:
1)收入的增长主要源于软件开发业务和服务外包业务:
软件开发业务:受益于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等政策的释放,中国工业软件规模预计将持续以较高速增长,同时公司深植技术基因,在底层硬件和上层软件上同步发力,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预计-年软件开发业务实现收入//亿元。
服务外包业务:虽然公司数据中心建设及客户机柜上电进度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影响,但由于产业链下游对IDC尤其是一线IDC需求持续存在且云巨头资本开支有望复苏,因此估计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将平稳增长,-年增速分别为9.2%/12.7%/13.4%。
2)公司22-24年毛利率分别为32.5%,33.4%和34.2%,主要是由于工业互联网应用对于毛利率的提升作用。公司于年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且连续3年获选工信部“双跨平台”,成功打入市场。该平台可有效节约人工成本且公司自研的PLC、变频技术的使用将有效提振毛利率。
3)公司22-24年销售费用率为1.64%,1.71%和1.71%,管理费用率为2.81%,2.90%和2.88%。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小幅上升主要源于职工薪酬的增加。
4)公司22-24年的所得税率维持5.2%。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