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机

张伟培育数字基因抢占发展先机金融科

发布时间:2022/6/28 22:53:53   

文/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委员、副研究员,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校友办主任,校友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五道口校友会秘书长张伟

数字化时代,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纷纷用科技武装自己。对于数字化,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注解。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魅力。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伟日前在《中国银行保险报》科技版撰文指出,金融机构要抢占数字化转型先机,关键在于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培育自身的数字基因。

伴随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并应用于金融领域,我国金融行业正式步入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战略,逐渐拉开数字化发展大幕。笔者认为,金融机构要抢占数字化转型先机,关键在于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培育自身的数字基因。

以用户为中心重构底层业务逻辑

金融的本质是中介,而互联网的本质是去中介,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两者都要基于网点或网络连接、信息或数据处理等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在数字化大潮下,未来的金融机构实际上是持有金融牌照的技术公司。“无场景不金融、无数据不金融、无技术不金融”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场景、数据和技术三位一体将共同支撑着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机构要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就必须遵循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共享的互联网精神,采用互联网思维,培育自身的数字基因,从用户角度出发,重新构建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的金融业务底层逻辑。

数字化革命推动企业的生产模式和居民的生活方式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变,在线办公、移动互联成为常态,用户的行为模式和需求的满足方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尤其数字原生代——“Z世代”逐步登上历史舞台,鲜有用户前往物理网点办理业务,而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搜寻和选择产品和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因此,金融机构必须洞悉用户的行为与需求,从以销售为中心转变到以用户为中心,重新构建金融业务的底层逻辑。

实践中,金融机构可以借鉴技术公司、平台企业等优秀经验,培育自身的数字基因。以银行为例,在核心系统的搭建、业务逻辑的设计和网上银行、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0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