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机

机构改革缩编5,体制内真的要裁员

发布时间:2025/5/16 10:08:37   
这几天想必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关心机构改革的事情(收藏了解!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学习笔记)就在前几天“靴子”终于落了地,提交全国人大代表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了总共13项措施,涉及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如说说对于基层的我们前面这些信息都比较遥远,那么ZY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简(报告原文)则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很快各大媒体开始围绕“公务员要裁员,铁饭碗生锈了”“做好失业准备,编制不香了”等话题拼命渲染,导致这几天有很多在编或正在备考体制内的朋友向笔者在编的真会被裁员吗,考体制还有必要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听听官方原话是怎么说的。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在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时提到,改革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很明显,缩编并不同等于裁员,而是对现有部门的再次优化升级,旨在提高行政效率,仍有顾虑的朋友不妨看看如下分析。

1、精简下来的人员会流转

如果大家仔细看公告就发现,缩编5%绝不等同于裁员5%,更不是像老百姓那样理解的直接开除。根据历次机构改革的经验看,精简下来的编制,会按照统一的流转机制再分配,被裁撤的人员大概率会随部门一同打包并入到新单位,也就是说虽然铁打的营盘没了,流水的兵仍然会被妥善安排好。我们以乡村振兴局举例,在本次方案中提到将其取消并入农业农村部,那么上到领导下到职工多数肯定会成为农业农村部的人,除到龄退休外其他仍然是在编状态,所以不会存在被下岗的情况。

2、缩招也是精简途径之一

改革方案中已明确,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比如新成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数据局等单位,同样需要人手去开展工作,除了利用改革后腾出来的部分编制充实到新部门中去外,想缩编还可以在新招录人员上想办法。如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退休8人后原计划招录5人的改为3人同样能将人员减下来,所以已经进入体制的朋友大可把心放在肚子里,当然还没有考上的可能要面对更激烈的竞争。

3、精简前后必须依法依规

众所周知,对于单位辞退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们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如《公务员法》中规定辞退公务员的情况主要有连续两年不称职、不能胜任工作且不接受其他安排、机关单位调整且本人不接受安排、不遵守公务员纪律和义务、逾假连续十五天或累计三十天等极端情形,且明确在因公致残、患病负伤、孕期产假期内不得辞退、哺乳期内的也不得辞退。既然相关法条并未修改,很明显在职在编人员从法理上还是稳稳的饭碗,只要不主动作死,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失业可能。   当然本次机构改革缩减编制,并非对所有人都没有丝毫影响,那么对哪些人影响最大呢?经过笔者思考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尚未明确去向的

本次机构改革方案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及其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均使用行政编制,也就是说在职员工获得了公务员身份。但请大家注意,这并非意味着上述部门各级所有员工都纳入编制管理,就笔者目前了解的最新消息,比如对不再保留的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职员,还没有相关细化的文件,想必这部分人员正在焦急地等待。

2、正在考公考编的

最近几年考公队伍愈发壮大,国考动辄上百万人已成为家常便饭。按照现在5%精减编制的要求,省级及以上编制本来较为充裕,加上闪转腾挪空间也大,花个几年自我消化一下也就理顺了,最难的莫过于县乡,上面定了调子恐怕接下来得参照执行甚至加码执行,只有效的办法是只退不进,或多退少进,意味着拿出来招录的公务员岗位少之又少,对考公人员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3、准备向上遴选的

这点很好理解,虽然中直部门有减有增,总数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毕竟缩编5%这条硬杠杠摆在这里,至少部委一级的遴选名额在未来几年会暂时削减。这给正在备考遴选的朋友们提了醒,想要到更高的平台工作,今年以及明年是比较好的窗口期,因为总体方案出台后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细化分解才能落地,如果再拖下去等到机构改革全部到位,届时再想考难度则会大大增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6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