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机 >> 信息机资源 >> 基于5G技术的院前急救协同平台设计及应用
一、背景
院前医疗急救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急救、重大活动保障、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院前急救具有病情急、时间紧、急救条件受限、病情复杂且病种涉及多学科的特点,对急救人员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急救人员技能娴熟、知识全面,而且能够迅速做出正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目前,我国院前急救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并存在各自为政、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院前急诊急救资源效能不易提升、质量不易监控。
为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前医疗急救的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九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19号)。该意见要求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水平,推动院医院信息系统连接贯通,推动急救调度信息与相关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与联动。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对于5G的需求日益增长。《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年)》指出,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和智慧医疗服务。5G技术除了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特点外,还具有支持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的能力,同时在超高清视频、VR/AR、无人机等行业发展迅速。二、总体设计
院前急救协同平台项目包括业务应用系统和业务平台,搭建基于5G的边缘云,可实现调阅院内各信息系统的信息,并与5G救护车辆、5G无人机、5G单兵等急救设备对接,形成一套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住院治疗、康复出院在内的全流程服务管理体系。
业务应用系统包括调度指挥系统、车载管理和显示系统、急救站系统、病例随访系统、患者监测系统、知识库。而业务平台主要为院前急救调度提供物理场所和基础支撑软硬件,包含两个物理场所:机房、院前急救调度大厅。机房主要配有:UPS配电柜、服务器机柜、空调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院前急救调度大厅主要配备院前急救调度系统、调度通信系统、超融合系统、图像接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1)。三、技术实施
(一)院前急救调度指挥平台
院前急救调度指挥平台主要承担系统日常管理及监管功能,借助物联网、北斗/GPS双模定位、5G传输、在线直播技术,记录、指导车辆行驶过程中急救医护人员对急救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医治,包括车辆轨迹管理、即时通信管理、急救知识库管理等(图2)。(二)医院信息系统接入借助5G及APN技术,医院HIS系统的互联互通,将院内诊疗流程前置,可以开展门诊档案建立、门诊充值、在线移动支付、住院办理、医保结算、绿色通道等业务。同时,可通过车载设备直接调取患者的病历信息,方便针对患者历史用药及病历情况采取相关措施,医院内办理手续的时间,为快速施救争取宝贵时间,将“上车即入院”的构想落地(图3)。(三)车载系统为了使救护车满足信息传输条件,对每辆救护车进行内部改造。救护车配备4台高清摄像头、车载主机、行车记录仪、北斗/GPS天线及用于医疗救治的心电监护除颤一体机、超声检查设备、呼吸机、心电设备,同时配备5GCPE,实现5G医院内部信息专网互联互通。使用移动互联网5G技术将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数据实时回传到院前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必要时专家可通过远程视频指导急救医生进行急救工作,实时远程协助救援(图4)。四、应用实例
院前急救协同平台上线初期,我院接到转运重症新生儿的急救电话,院前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根据急救车辆的实时定位系统安排就近车辆参与转运工作。由于患儿病情发展迅速且治疗具有特殊性,车辆到达现场后,儿科专家通过急救人员随身携带的单兵系统与当地救治医生及患者家长沟通,并做初步评估;转运途中,由于车辆配备5GCPE,与院内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急救人员在转运过程中为患儿办理入院手续,专家根据车载系统实时回传的患儿生命体征数据下达救治医嘱,并为车辆上的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治方案及注意事项,确保患儿安全转院;医院后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治疗。这一次转运工作充分体现出院前急救协同平台的优势,实现了“上车即入院”(图5)。
五、结束语
依托我院新建5G医技病房楼的信息化建设优势,配套建立5G指挥中心,应用先进的5G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了一套院前急救协同平台。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5G通信技术实现了救护车车载设备与院内信息系统实时共享数据,通过高清音视频,实现了远程医疗协作,提高了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推动了院前急救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来源:《医院建筑与装备》年第1期
张子旋张青芝赵鹏
医院医院建设部
张雷秦涛
医院元氏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