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是建立在以网络为基础,以各类软、硬件为支撑的基础设施之上的一个综合平台,主要由应急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信息接报与发布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移动应急平台和标准规范体系等部分组成。整个指挥中心以数据库系统作为应用的核心,通过建设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安全保障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底层平台,在数据库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研发和利用符合应急需要的综合应用系统,服务于整个应急平台。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指挥场所、基础支撑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共享与信息交换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和移动应急平台等。
一.指挥中心的组成
指挥中心包括指挥厅以及相配套的计算机机房、指挥厅监控室,应满足日常管理和同时处置多起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需要,应建设显示系统、照明系统、供电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音响系统、集中控制系统、数字会议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指挥场所的核心部分是智能化管理和中央控制系统。通过集中控制系统,对指挥场所各个子系统模块统一进行调度管理。通过集中控制,操作人员或会议主持人可以在一个控制器上对所有设备进行各种操作控制,增加指挥的时效性,方便系统的使用。(组成的具体描述请看下期)
二.指挥中心的特点
1、实用性与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业务要求,兼顾未来的业务要求,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上升的需要。
2、安全可靠性
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监控指挥中心的整体安全可靠性。
3、灵活性和扩展性
监控指挥中心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办公化质量的功能。
4、标准化
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的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
5、经济性/投资保护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新监控指挥中心,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6、可管理性
由于监控指挥中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在电脑中心的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监控指挥中心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实时事件记录,这样可以提高运行的可靠性,简化监控指挥中心管理人员的操作和维护工作,从而为监控指挥中心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三.指挥中心的建设优势
1、指挥中心高清的音视频交互
在指挥中心采用高清的视频和语音对讲,能够将故障现场的视频调度到指挥中心,能够清晰准确的判断险情,辅助做出更好的应急决策。
2、多个领导、多个视频的远程指挥
远程领导可以对远程多个发生状况的视频同时查看并切换到会议系统。同时,可以邀请多个领导、专家参与到指挥中来。
3、全面的监控
通过监控系统和会商系统,可以整合各市指挥监控系统视频信号接入平台,扩大监控有效覆盖面,提供实时、直观、全面的辅助图像信息。
4、快速启动应急机制
通过指挥系统,各部门协调各级部门规范应急启动流程,建立启动机制,及时调动各级应急指挥相关人员,随时将事故现场信号实时传送到各级领导。
5、快捷的下行上报
通过应急指挥,政府可有效实施应急预案、资源共享、事件上报、协调处置、事故灾害评估和应急演练。
6、多资源共享,全方位服务应急指挥
通过有线(专线)、无线、视频等多种资源的应用,实现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集中应急指挥平台,通过信息整合系统基本完成了应急管理制度建设,通过资源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应急资源的管理,通过程序共享系统实现了各类信息的快速报送,利用应,指挥系统实现各种决策和调度。形成一个覆盖整个机构的信息化应急决策网络实现突发事件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持等功能的指挥系统。
还有更多小知识一起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