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机 >> 信息机前景 >> 同方有云程辉私有云建设切勿大而全,运维服
近日,爱分析在京举办了爱分析·中国云计算高峰论坛,本次论坛以“云化万物,智动未来”为主题,探讨云计算行业的发展趋势。爱分析邀请了云计算领域标杆公司同方有云的董事长程辉进行主题演讲。
程辉认为,私有云软件系统复杂、厂商和企业客户缺乏对软件价值的认知,导致目前私有云行业的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私有云采用OpenStack、Ceph和Kubernetes分而治之的产品结构,重视服务水平,是未来能够匹敌公有云体验的关键。
现将同方有云董事长程辉的主题演讲实录与大家分享。
01
演讲实录
程辉:大家好,我是同方有云的董事长程辉,很高兴来到爱分析组织的云计算高峰论坛,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私有云的未来在哪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私有云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今天我的话题跟私有云相关,同方有云从年进入这个领域,应该算是主打基于开放系统私有云的第一家公司,也是这个领域第一家获得主流风险投资的公司。此后一到两年内,这个行当里面一直没有其它公司,一直到、年才陆陆续续有了其它公司进场,尤其在、年,华为、BAT纷纷进入这个市场,现在这个市场特别热闹。
私有云市场在中国经过五年发展,现在是什么样子?未来私有云将会走向哪里?前面徐工信息的周总提到,相信未来一定是公有云的世界,我曾经也这么看,现在有了一些不同的想法,今天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
02
私有云的新定义
首先,讲私有云话题之前,我先对这个私有云做一下简单的定义。
第一,我这里说的私有云是指在企业防火墙内部的,这是跟“公”相对应的。
第二,特指IaaS基础设施和PaaS平台软件层面的共享资源服务,我定义的私有云不包含传统软件和企业里面的SaaS业务,专门指IaaS和PaaS共享资源服务型的业务。
第三,我这里说的私有云并不把硬件包含进去,为什么呢?因为私有云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你会发现绝大部分玩家的核心卖点、核心价值点全在服务上,市场主流硬件厂商并不是私有云市场的主要玩家。私有云软件平台和硬件也是充分解耦的,因此这里面私有云市场排除了硬件。
03
私有云市场份额小、厂商多,竞争激烈
如果这么定义,我们来看看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以至于这么多的云厂商和创业公司会进入。
IDC年给出了一个报告,把整个IT资源内市场分为了三大块:公有云、私有云和传统企业服务市场。我们可以看到,私有云在其中份额看上去不小,能有公有云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大家都知道,公有云是巨头的天下,在此之前这个市场那么多玩家,他们都需要做转型,公有云玩不了,就只有一条路,做私有云。所以到目前为止粗略估计,全国各地有几百家公司分布在这个市场上。
根据我前面的定义,这个私有云份额水分特别大,它把大量硬件包含进去了,所以显得市场特别大。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国外一家我特别信的咨询公司Wikibon,非常小众,但是在IT市场、云市场上的分析非常地道。Wikibon跟我刚才对私有云的定义是一样的,我们注意到,在年到年,私有云市场份额特别小,这还是欧美市场。中国市场私有云是公有云或者传统硬件的五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这是我们认为私有云市场真正的份额。
这么小的区间从年到现在陆陆续续挤进去了几百家家公司,很明显,蛋糕小,要分的人太多,这是宏观上我们对这个市场的理解。
04
私有云现状残酷
当前商业模式难持续
往细来看,真正在一线,私有云是什么样的状态?现在绝大部分私有云项目跟十年前的IT项目差不多,从机房到硬件到平台,最多是加了一套云的软件而已,但是事实上做的事还不少。
另外一方面,相比公有云,私有云项目的交付周期跟当年的IT项目一样,也是以月为单位的交付周期,特别长。这也是这个市场特别难做的原因之一,交付周期长意味着资金流转周期长,预增投入特别长。这也是从年有大量玩家涌入到、年陆陆续续有一批公司退场的原因,做不下去。而且这个市场客户大都是大型企业,耗不起。
还有一点是,真实的情况下,私有云层面上客户满意度普遍不够高,这个不够高是跟公有云相比,这是整个市场私有云的真实情况。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这跟大家传统想象的好像不那么一样,这里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私有云软件并不简单。跟公有云相对应的私有云整个套件并不简单,里面组件的复杂度跟一个小规模公有云其实不相上下。如果再加上企业传统IT内部建设的约束和负担,包括一些兼容的话,它的复杂度其实比建设一个中等规模、按照标准化的软硬件做的公有云还要复杂。
另外还有一点,因为毕竟是云的软件,整个系统是分布式的,软件故障域比以前IT软件大很多。以前IT软件基本上单机为主,现在可能几十台机器、上百台机器作为集群,故障域大很多,整个管理复杂度增加很多。
第二,市场共识未形成。客户经常问建一个大规模私有云,50万够不够?私有云项目价格战特别惨烈,因为各家厂商都打一个算盘,没关系,我先进去,等你离不开我的时候再涨价。大企业还好,对于小企业,这招也玩不起。
另外,目前建设私有云基本上还是以政府和大企业为主,背后的商业决策非常复杂。这跟做toC或者toB的SaaS软件是很不一样的,(toC或者toB的SaaS)只要软件质量过硬,解决客户需求,痛点满足就可以了,但是政府和大企业在这方面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第三,商业模式不可持续。这个圈子里面绝大部分公司并没有挣钱的,也不像巨头的公有云,虽然不挣钱,但是给公司带来资本市场增值,给公司带来长远价值;但是对于私有云,尤其是中小玩家来说,是需要靠回款养活公司、养活团队、招募更多人、提供更好服务的,目前商业模式其实并不是那么成熟。
现在很多客户对于软件定价的共识是,绝大部分情况下客户采购私有云的时候,只考虑硬件预算,为什么?因为个别大厂常年都是买硬件送软件,导致这个层面价值不断被贬低。不是客户和市场贬低这个软件,贬低这个服务,而是自己贬低自己,这是我们看到这个市场的真实情况。
这客观上导致了很多项目的私有云建设是失败的,当年抱着一个极高的期望,承载着公司战略转型希望的项目,最后发现成了一个烂尾工程,到无以为继的时候四处找其它供应商,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05
私有云产品
应分而治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