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机 >> 信息机前景 >>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8年坚持,他以绝对优势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从一名普通的技校学生到登顶亚洲之巅,陈培集走了8年,途中有过崩溃、想过放弃。对他来说,这是艰辛的、波折的人生历练,更是精彩的、饱满的成长之路。他用辛勤的付出和执着的探索,践行着匠心筑梦的炽热初心。
以绝对优势夺冠
为检验年特别版世界技能大赛的备赛质量,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亚洲邀请赛于7月25日至28日在线上举行。我院选手陈培集和搭档在三天竞赛过程中,凭借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扎实的基本功、沉稳的现场发挥,以全程领先的绝对优势获得了冠军。
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本次邀请赛采取线上直播形式举行。通过多支高分辨率摄像枪实现对赛场全景、竞赛工位、竞赛过程、评分过程的视频监控全覆盖,确保了整个比赛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世界技能大赛举办至今,在机电一体化项目上夺冠的有德国、巴西、韩国、日本、中国和中国台北。6个摘金国家(地区)中,来自亚洲的占了4个,亚洲邀请赛的含金量可见一斑。而本次邀请赛虽受疫情影响,参赛队较以往有所减少,但仍吸引了韩国、日本、中国、中国台北等传统强队以及中国香港、越南共6支队伍参加,此外竞赛内容、评价标准、评分方法等方面均对标世赛,不少选手表示上场后氛围感瞬间拉满。
全程以参加世赛心态全力以赴的陈培集也感受到压力,出现了紧张情绪,“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评分期间,工件从料仓内送往料台,即将到达时工件翻了,导致后面的流程都不能继续下去,好在第二次评分机会时工件顺利跑完。”作为赛场老手,他和搭档快速调节好情绪,一路势如破竹,直至登顶。
登顶亚洲竞技场,他花了8年
山涧里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陡壁上的瀑布跨过重重险峻,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陈培集为实现站上世界技工最高奖台的夙愿,可谓是历尽艰辛、破釜沉舟。
“我是年开始接触竞赛的,刚开始训练时,编程没有专人全程指导,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摸索,看帮助手册,上网查资料。那时候正规的比赛设备也很少,只能去淘类似的零件、器件,拼凑出来。”在陈培集的记忆中,起步十分艰难,但这样的训练机会,依然让他十分珍惜。成绩在刻苦训练和钻研中大幅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出征世赛,为国争光”的宏志也逐渐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在冲击第44届世赛中国队正备选选手失败后,陈培集曾短暂离开竞赛集训队伍。因为技术功底过硬,他很快就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不仅获得高薪待遇,还被定为重点培养技术骨干。那时候的他以为自己的青春将在生产线上闪光。
年初,又一轮世赛选拔开始。冲击世赛金牌的愿望重燃。陈培集在与学院机电一体化项目竞赛团队一番深入交流后,决定回校重新投入集训备赛。
经历了数百个昼夜交替,他和队友终于成功入选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中国队的备选选手。
在喀山赛场,他亲眼目睹了中国队以0.3分的微弱差距与最高领奖台失之交臂。那一刻的触动是巨大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颁奖现场再次响起中国国歌!
回国后,陈培集一头扎进了更高强度的针对性训练。在两年多的集训里,仅仅在春节回家看望父母的那几天有过短暂的休息,其余时间基本每天训练时长都超过10个小时,从早上8点开始,有时候遇到难题甚至研究到凌晨一、两点,衣服因长时间高强度集训而湿了干、干了湿几乎成了一种常态。对此,陈培集从没喊过一声苦,“攻克难题的喜悦,战胜了身体上的疲惫。”自此,他在第46届国家集训队往后的每一次考核中,均名列第一。
最令专家组、教练组感动的是,当得知因疫情等原因第46届世赛被取消、而且他们也因故失去了到德国参加替代赛的机会时,虽然大受打击,但陈培集丝毫没有表现出懈怠和摆烂的负面情绪,仍一如既往地坚持集训,并最终携手搭档以近10分的优势站上了亚洲之巅,又一次彰显中国技能青年的风采。
不断磨砺、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已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陈培集说,8年来,自己从一名普通的技校学生成长为亚洲竞技场的冠军,“匠心筑梦”的初心不断得到锻造,也见证、亲历了“技能报国”新时代的由远及近,“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发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不轻易言败,努力成为技能中国时代更有实力、更有底气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