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机 >> 信息机发展 >> 山大威海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努力践行
近年来,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山东大学(威海)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基本理念,以“强院兴校”为抓手,以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龙头,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政治责任感和不忘初心的历史使命感,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全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向“双一流”大学建设迈出坚实的步伐。
新模式激发新动力
学院自年起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多名专业老师参与到每名大一新生的指导工作中,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在学业、生活、科研、个人规划等多方面的正向引领作用,推进项目导师制,借助科研竞赛类平台,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将科研竞赛思维感染到每一个大一新生,对新生科研创新思维具有很好的启蒙作用。
第十二届”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一等奖。
学院积极探索“科研赛事助力学生成长”模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院部分专业课老师结合重大、重点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推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搭建学生科学实践和创新平台,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
新平台助力新实践
学院积极响应校区“双一流”建设行动方案,依靠“2+2”工作队伍,即教师层面依靠科研创新领导小组、本科生导师,学生层面依靠学生会科技部、专业社团做好统筹和服务,发挥科技社团在推进科研创新中的突出作用。在学校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学院统筹规划,克服重重困难,腾换出有效空间,建设了新的工程实训中心、创新实验室、智能车实验室,进一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特别是以比赛为根基,搭建机电类、电子信息类、软件类三大特色科技竞赛平台,促进基础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深度融合,同时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又促进多学科竞赛交叉融合,科教深度融合促进学生竞赛能力的提升。
新体系达成新实效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除了开展动员宣讲、经验交流、专家辅导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外,进一步推动形成了以挑战杯、智能汽车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比赛、ACM等亚洲级、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比赛为主要系列的学科竞赛体系,涵盖全院9个专业。五年来,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回归初心,提高站位,以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竞教融合,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未来的发展征程中,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追求卓越,只争朝夕,为校区双一流建设和实现山东大学“由大到强”的历史转变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十四届智能车赛三支一等奖和四支二等奖
五年来,共获国家级奖项项、省级奖项项。特别是学校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后,全院上下一心,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引,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姿态,踔厉奋发,学院科创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既注重量的提高,更有质的飞越,众多比赛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年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荣获威海校区首个全国一等奖,年获得校区首个第十二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和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获全国一等奖。
第五届互联网+两支全国二等奖
第十二届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是团中央和教育部主办的重要赛事,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