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机 >> 信息机介绍 >> 卷卷的公司治理笔记其十五市场机制
6.经理人市场的概念
经理人市场是以经理人人力资本为交易对象,选拔、培养、吸纳、淘汰职业经理人,以市场经济规律实现经理人供需双方合理流动、密切协调,实现经理人合理配置的一种机制和制度。
特点:自主性、公平性、竞争性、开放性
7.经理人市场的分类:
经理人市场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
内部市场——企业从内部依据晋升机制选拔经理人的途径
外部市场——从企业外部聘请经理人的途径和方式
8.经理人市场的构成:
完整的经理人市场由人力资本供给方(经理)、需求方(企业和企业股东)和中介机构(猎头等)构成。
经理——凭借良好的教育背景、丰富的工作经历、优秀的专业能力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完成企业预定目标并从中获得报酬。
企业和企业股东——聘用经理人经营实现企业价值增长和股东财富增加,给经理人提供报酬。
猎头公司——依靠猎取社会所需各类高级人才而生存获利的中介机构,解决人力资本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促进经理人市场化配置高效完成。
9.经理人市场发挥治理作用的途径:
竞争机制——实现经理人的有效变更、完善经理人激励体系
声誉机制——对声誉的重视推动经理人努力改善公司治理;声誉机制作为隐性契约激励经理人尽职工作;声誉机制鼓励经理人的长期行为
10.经理人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经理人能力难以量化;助长经理人短视行为;激化管理防御(保守的财务决策、过高的风险规避)
11.产品市场竞争的重要性:
产品市场竞争既是检验公司治理水平的“公正”裁判,也是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机制。
12.产品市场竞争发挥治理作用的途径:
提供客观信息——为股东提供更客观的信息来源,全面掌握经理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
清算威胁——经理人为避免公司破产影响自身声誉而努力工作。
13.产品市场竞争机制的局限性:
公司治理水平的事后评价——产品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只能帮助股东从时候角度评价公司治理效率和管理层工作状态,而无法在事前、事中对低效率的治理进行及时改进和提升。
公司治理失败的极端表现——产品市场竞争失败可能是公司治理水平低下的表现,但并非所有公司治理不当行为都会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失败。即当产品市场竞争失败的结果出现时,公司可能已经全面失控了。
市场本身的局限——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产品市场竞争的结果才能较好反映公司治理水平,现实中的市场很难满足这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