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机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8/11 18:29:28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化工生产和施工)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管理,督促公司各部门和员工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制止违章行为,排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职责与分工

组长:厂长和建设部经理

职责:

保证隐患治理的资金合理使用。

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

治理重大隐患前要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工作,并对隐患进行督促整改。

配合上级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各项安全检查。

副组长:安全总监、安环部主任、各项目部和车间主任。

职责:

1、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并督促整改。

2、协调有关部门按时完成各项整改项目。

3、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工作,并对隐患进行督促整改。

4、配合上级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各项安全检查。

组员:各车间技术、班组长、队长和项目部工程管理人员。

负责督促完成各项具体隐患整改。

2、落实隐患治理的各项措施,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监控,保证隐患治理按期完成。

3、每天检查施工现场和车间隐患,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整改。负责安全检查监督管理及具体实施工作,按照“五定”(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定控制措施)的原则完成。

各部各自专业按照每星期至少一次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相关释义

安全风险:是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后果严重性的组合;安全风险点是指存在安全风险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对安全风险所采取的管控措施存在缺陷或缺失时就形成事故隐患,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方面。

事故分类: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人以下重伤,或者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0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万元以上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通用规则

3.1各部门和项目部对负责对自己车间和施工现场内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实行分级负责的原则。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行使监督职责,在职权范围内对各部门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监督。

3.2针对“两重点一重大”及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和薄弱环节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重点监督、注重实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安全检查应深入生产一线和作业现场,对于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落实到人,确定整改方案、限定完成时间。

3.3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安全风险全面管控,杜绝代签,对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必须实行闭环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3.4隐患排查方法:

安全检查表(SCL)、工作危害分析(J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等安全风险分析方法,或多种方法的组合,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选用风险评估矩阵(RAM)、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有效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五管理内容或要求

5.1安全检查形式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形式包括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季节性排查、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复产复工前排查和外聘专家诊断式排查等。

日常安全检查:指日常排查要加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1—2小时一次),以及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每日至少一次);

2)综合性安全检查:是指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各要素落实情况为重点开展的全面检查(每月至少一次)。

3)专业性安全检查:是指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储运、消防和公用工程、区域总图等专业对生产各系统进行的检查(每月至少一次)。

4)季节性安全检查:主要包括: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超温超压、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为重点;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为重点(每月至少一次)。.

5)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是指在重大活动、重点时段和节假日前,对装置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事故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安全保卫、应急、消防等方面进行的检查,特别是要对节假日期间领导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进行重点检查。

6)事故类比安全检查:是对公司内部和同类型企业发生事故后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

7)复产复工前排查:节假日、设备大检修、生产原因等停产较长时间,在重新恢复生产前,需要进行人员培训,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等进行综合性隐患排查。

8)外聘专家排查:是指聘请外部专家对企业进行的安全检查。

5.2安全检查组织、频次及内容

5.2.1日常安全检查

1)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超过2小时,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和关键重点部位的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1小时,宜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

2)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含主任)每天至少一次对现场进行相关专业检查。

项目建设单位,每日安全管理人员务必巡检一次。

3)基层车间应结合班组安全活动,至少每周组织一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并和日常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一起进行汇总;各装置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4)企业应根据季节性特征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季节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重大活动、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必须进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5)企业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各装置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综合性排查和专业排查,两者可结合进行。

6)同类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

7)检查方式:通过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检查、仪器测量等,对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表进行。

8)检查内容:公司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基础工作开展情况;安全检查、隐患治理、培训教育、应急管理等体系运行情况;文明生产情况和环境条件;劳防用品发放、使用情况;各种安全基础档案等记录。

5.2.2专业安全检查

专业检查分别由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主要是对安全基础管理、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工艺、设备、电气系统、仪表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储运系统、公用工程、消防系统、构建筑物、防尘防毒进行专业检查,各专业部门每半年不少于1次。

5.2.3季节性安全检查

1)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专业单位参加,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同公司级综合性安全检查合并进行,按照季节性特征及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

2)检查重点: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超温超压、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为重点;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为重点。

5.2.4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安全检查

1)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专业单位参加,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同公司级综合性安全检查合并进行,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必须进行一次。

2)检查内容:车间和施工现场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事故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安全保卫、应急、消防等方面进行的检查,特别是要对节假日期间领导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进行重点检查。

3)当获知同类型企业发生伤亡及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安全专项检查。

4)每年根据生产安全现状组织一次聘请外部专家对企业进行的安全检查。

5.2.5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业安全检查:

(1)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文件重新修订的。

(2)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

(3)装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发生重大改变的,应按变更管理要求进行风险检查和评估。

(4)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5)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5)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5.2.6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应每三年开展一次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2.7公司各类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安全基础管理、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工艺、设备、电气系统、仪表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储运系统、公用工程、消防系统等。

5.3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要求

5.3.1公司级安全检查前,安全管理部门应发布通知,明确安全检查目的、要求、计划、检查标准或依据等内容;各类安全检查均应编制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内容应全面,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或依据、检查结果等内容。

5.3.2安全检查组进入受检单位,要遵守受检单位现场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及注意事项,掌握基本情况,在受检单位专业人员的陪同下开展现场安全检查;检查组成员要依据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标准,对照原始资料、管理台账、现场作业、现场设施及各项记录认真逐项逐条落实,做好检查情况的记录及汇总;检查结束,安全检查组要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存在的隐患问题,分析原因、特点,要以适当形式上报公司领导。

5.3.3隐患要建立台账,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级、分专业管理。

5.3.4隐患整改情况记入隐患台账,重大安全隐患建立档案管理。

5.4隐患整改

5.4.1隐患级别

1)安全隐患可按照整改难易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性,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2)一般安全隐患:是指能够及时整改,不足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隐患。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可按照隐患治理的负责单位,分为班组级、生产单位级、各部门级直至企业级进行整改。

3)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5.5隐患治理

1)隐患治理要分类实施

现场立即整改:能够立即整改的,必须确定责任人组织立即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并如实记录,以备对此类行为统计分析,确定是否为习惯性或群体性隐患。

限期整改:通常由排查人员或排查主管部门对隐患所属单位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内容中需要明确列出如隐患情况的排查发现时间地点、隐患情况的详细描述、隐患发生原因的分析、隐患整改责任的认定、隐患整改负责人、隐患整改的方法和要求、隐患整改完毕的时

间要求等。

2)隐患整改应按“五定”原则,落实隐患治理的各项措施,隐患管理单位应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协调在隐患整改中存在的资金、技术、物资采购、施工等各方面问题,保证隐患治理按期完成。

3)重大安全隐患的治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1)当风险处于很高风险区域时,应立即采取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同时编制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尽快进行隐患治理,必要时立即停产治理;

(2)当风险处于一般高风险区域时,应采取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编制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隐患治理;

(3)对于处于中风险的重大安全隐患,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编制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隐患治理,尽可能将其降低到低风险。

4)重大隐患的治理方案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制定,隐患治理方案的内容包括有: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5)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整改完成情况、验收报告等应及时归入事故隐患档案。隐患档案应包括以下信息:隐患名称、隐患内容、隐患编号、隐患所在单位、专业分类、归属职能部门、评估等级、整改期限、治理方案、整改完成情况、验收报告等。

5.6隐患上报

公司应当每月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及安全生产生产状况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经总经理签批后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公司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5.7隐患整改程序

1)公司各部门、装置须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缺陷登记台账,对查出的隐患整改按“五定”要求落实。

2)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立即排除或限期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对要求限期整改的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一式二份,被查单位一份,一份存档)。内容包括:隐患项目、整改意见及整改的限期。通知书由安全管理部门填写下发,交由部门负责人签收并负责处理,通知书存档备查。

3)对于短期内难于解决的事故隐患,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不发生事故,并列入公司年度安全措施计划。

4)隐患整改实行闭环管理,部门接到通知按照要求整改完成后,在回执上填写整改情况并签名反馈至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经确认达到整改要求后在复查栏签字确认。

5.5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向应急管理部门和公司职代会“双报告”,实行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

1)发现重大隐患后,要第一时间向公司总经理汇报并公示,如依靠公司力量暂时不能处理的安全隐患要立即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部门进行报告,报告内容至少包括:

(1)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危害程度分析;

(3)治理方案及治理前保证安全的管控措施。

5.6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内容:

(1)安全领导能力;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4)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5)安全风险管理;

(6)设计管理;

(7)试生产管理;

(8)装置运行安全管理;

(9)设备设施完好性;

(10)作业许可管理;

(11)承包商管理;

(12)变更管理;

(13)应急管理;

(14)安全事故事件管理。

六、安全风险隐患闭环管理

6.1对在日常排查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必须立即组织整改,并如实记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建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及时向员工通报。

6.2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向本企业主要负责人报告;主要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可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注:安管人员可越级上报)

6.3对于不能立即完成整改的隐患,应进行安全

风险分析,并应从工程控制、安全管理、个体防护、应急处置及培训教育等方面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6.4隐患排查闭环管理的全程留痕,形成排查治理全过程记录。建立相关台账,并附相关照片。

七、考核:

7.1隐患个属地负责人没有及时发现考核元。重大隐患没有及时发现,考核—元。视情况考核绩效工资,免职。

7.2为及时组织相关隐患排渣治理工作考核元。

7.3隐患排查台账未及时更新,考核-元。

7.4发现隐患未及时消除,考核—元。

7.5发现重大隐患未及时上报,考核元,或免职。

八:隐患排查优化

各车间和项目部每月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对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形成方案实施。并将数据形成图标,总结成PPT在月度安全例会上汇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30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