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机

中国铁塔上市在即,释放国企改革红利

发布时间:2023/2/20 16:00:12   

近期,多家国内互联网公司赴港IPO,而同期准备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还有一家叫中国铁塔的公司。有人说,与互联网公司相比,中国铁塔一点也不“酷”。但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铁塔H股上市或将成为今年截至目前港交所规模最大的IPO、港股“募资王”。按照中国铁塔年7月成立时明确的“三步走”战略,它已经完成“快速形成新建能力”“完成存量铁塔资产注入”的前两步走,第三步上市也箭在弦上,即将成为现实。

对于年底才完成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组建,年底才实现全国铁塔站址统一运营的新公司,三年多完成“三步走”,靠的是什么?为什么能这么快走向国际资本市场,并得到各方认可?

“三年多时间实现上市,并问鼎今年的港交所最大IPO,不是我们有多能,关键是投资者看重我们国家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光明前景,看重中国铁塔作为国企改革排头兵的标志性意义,看重国企改革红利的释放”。中国铁塔董事长佟吉禄如是说。

中国铁塔“三步走”,快速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正是十八大以来深化国企改革、建成现代企业的一个典型样本。

体制机制上“穿新鞋走新路”

规避了传统国企人多、机构臃肿、效率难提升等问题

中国铁塔的资产来源于三家运营商剥离的铁塔、机房等通信基础设施,人员也主要来自三家运营商,但“铁塔公司并不是三家运营商铁塔业务的简单拼盘”,而是跳出传统国企的思维模式,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力求提高效率,焕发活力。

比如,组织架构扁平精简。总分架构,一级管理,总部人,89%的人员配置在生产一线,实现了小总部大生产;根据自身管理特点,总部集约化管理和个属地化运营团队,打造了一支高效率、强执行、有创新的“总部-省-地市”团队。

比如,人员队伍保持精干。核心业务抓在手上,非核心业务社会化外包,阶段性辅助性工作探索灵活用工。截止到年底,中国铁塔共有多名员工,其中建设维护人员多人,与8万人的代维队伍形成了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

比如,三项制度改革打破国企传统的条条框框,稳步建立市场化的用人用工机制和基于绩效的薪酬考核体系;应聘到中国铁塔的员工,无论原有行政级别高低,一律取消,公司因事设岗,以岗定责,实现“去行政化”,规避了传统国企人多、机构臃肿等问题。

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国际同类公司:中国铁塔人均管理铁塔个,人均管理资产超过万元;美国铁塔人均管理铁塔数则为30个。

运营管理上集约高效

实现了点多面广的站址资源的可管可控和精细运营

人员少、管理扁平、资产量庞大、铁塔分布点多面广,这是中国铁塔,一个拥有多亿元资产、运营万个铁塔站址的公司的基本特征。中国铁塔是典型的资产运营公司,而资产遍布城乡,高度分散,管理难度大。面对如此庞大的站址及资产规模,如何高效精准运营管理,对于中国铁塔无疑是一个大挑战!

中国铁塔改变了传统的总部和省公司多级运维监控的模式,创新性提出一级架构、全网监控的平台建设思路,采用无线互联网加物联网方式搭建起一级架构的运维监控平台,实现了全网设备统一监控管理。中国铁塔自主开发了智能动环监控终端(FSU),装配在每个具备安装条件的站址,关联烟感、水浸、红外、摄像头等各类传感器,确保无人值守的铁塔站址的可视可管可控。目前系统已接入各类传感器达到多万台,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实用物联网管理平台。平台实现“工单直派一线”,减少中间流转环节。

中国铁塔把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转变为互联网思维的建设管理。该公司组建之初,就建设了全国一体化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PMS系统)。按照立项、设计、采购、施工、验收、决算全国统一的管理流程,来进行一体化的建设管理,实现了全国31省、多个地市级分公司的所有建设工程、所有建设工作人员在同一平台上管理。也就是说,打造了契合“互联网+”的、符合铁塔特色的建设管理模式,做到了建设流程的统一化、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和工程质量的可控。更关键的是,实现了总部-省-地市的三级管理穿透。中国铁塔董事长佟吉禄讲到,“这种互联网管理的信息透明、信息共用、经验共享,缩短了管理链条,促使各级单位主动管理、自我管理,并且为工程管理的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条件。”

对于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5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