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机

任正非最新万字采访美国的最终目的是消灭华

发布时间:2022/10/16 0:02:22   

中国基金报记者汪莹

任正非最新发声,罕见回应孟晚舟事件。

近日,任正非接受了加拿大《环球邮报》驻亚洲记者NathanVanderKlippe的采访。在采访中,任正非较为详细地回应了对于孟晚舟事件的看法及华为计划采取的应对方式,同时也谈及华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加拿大、欧洲等地的布局计划。

基金君整理了任正非此次受访的访谈要点,以飨读者。

谈孟晚舟事件:

美国政治的行动策划

关于孟晚舟事件,任正非认为这应该是美国政治上的行动策划。

此前,有言论称孟晚舟已有两年未到美国,就是为了避免被捕,任正非回应那是因为华为在美国市场长期受排斥,业务收缩,所以公司高管都不去美国了,没有工作需要,去了也无事可做。“早几年华为就已经把美国市场当成一个小国市场来处理,授权代表处自己决策,因为销售额太小。”

孟晚舟被捕时,人在国内的任正非称,并不知道是美国政府发动的这么大的打击事件,以为只是某方面误会引发的事件,直到今年5月之前,都一直认为是意外或误会。任正非当时提出的应对方法是请律师,以加拿大法律的方式向加拿大进行交涉,坚持走法律路线解决问题。

而直到美国发了“5.16”实体清单制裁禁令,任正非才意识到孟晚舟是被作为一个政治抓手,美国想以此作为筹码来打击华为,最终目的是要消灭华为。他当即认为,只有加紧把内部结构调整好,使产品开发体系适应制裁环境,坚决让公司生存下来,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5月份以后华为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努力做好业务连续性。

据任正非介绍,孟晚舟被捕后,公司所做的主要是在加拿大聘请律师,通过法律保障她的权利。至于为什么选择在加拿大实施对孟晚舟的抓捕,任正非坦言自己也不清楚。“这个问题应该问华盛顿,如果我们早知道华盛顿有这样的决定,就不会去加拿大了,也不会连累加拿大夹在中间受苦受难。”

任正非表示,孟晚舟事件明显是美国的政治干预,加拿大夹在美国和华为中间,蒙受损失,自己心中抱有歉意,但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是需要妥善的方式解决。同时华为也没有因为孟晚舟事件而停止在加拿大的发展,反而希望通过孟晚舟事件的解决,推动中加两国走向正常化,也希望两个国家紧张的局势得到缓解,恢复正常合作关系。

谈解决方案:不会接受认罪协议

要基于事实和证据

关于孟晚舟之案,华为是否会选择与美国达成和解协议?任正非称并没有收到过美国政府的提议。如果有,愿意与之进行探讨,但要基于事实和证据。目前,华为的律师正在法庭上与美国检方打官司,这就是一种谈判,谈谁对谁错。

任正非表示,希望纽约东区法院尽快公布证据、尽快开庭,这样双方才能根据证据在法庭上谈判。“律师与检方在法庭上的辩论,是声音比较大的谈判;大家先把事实搞清楚,搞清楚后可以是声音小一点的谈判,悄悄谈,谈一些交换条件。”

“如果美国政府找不到证据,它没有什么理由、声音小一点的时候,我们的声音也可以小一点。那时我们就不在法庭上谈判,可以到咖啡厅谈判,讨论‘你多喝一杯,还是我多喝一杯’的赔偿问题。如果美国错了,还要赔偿我们的名誉损失。”任正非说。

对于通过签订和解协议释放孟晚舟的方式,任正非认为,和解的前提是搞清楚事实和证据,考虑和解不等于接受认罪协议,这是原则问题。“孟晚舟没有犯罪,就应该被释放。我们首先要在法庭上搞清楚谁对谁错,没搞清楚之前就随便认罪塞一笔钱作罚款,这是法律行贿。我们不能对美国政府行贿,要在法庭上说清楚到底有什么问题,拿出来公布在全世界面前,才可以在咖啡厅喝咖啡。证据没有搞清楚之前,我不会随便妥协的。”

经历此次磨难,任正非表示,这会对孟晚舟的意志产生很大提升,对她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不过他不会因此将孟晚舟作为华为接班人。“担负华为这样一个技术公司的领导人,一定要有很强的战略洞察能力,可能需要洞察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时间,判断社会或者公司发展的方向,领导人需要有深刻的技术背景。孟晚舟回来还是继续做CFO,当然这个CFO意志更坚强了。”

任正非称,华为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可能还会有大挫折,甚至将来面临崩溃风险。孟晚舟经此磨难,有利于协助华为扛过未来的灾难。“我认为灾难是财富,华为在今年的打击中还是有很大进步,未来的风险可能减少一点了。”

谈加拿大布局:扩大投入

大规模迁移研发中心

对于此次孟晚舟事件的发生地加拿大,任正非表示,并未因此进行“报复”,反而在加拿大扩大投入、增加员工。

“我们不会因为孟晚舟事件影响在加拿大的战略发展和投资,不能随意放弃在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孟晚舟事件是会过去的,如果我们因为一件事就放弃一个国家、再放弃一个国家……,那我们在世界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了。”他说道。

据介绍,华为在加拿大的员工人数今年增加了人,现已扩展到人,有2/3是研发人员,未来还会继续加大投资。“我们在北美没有美国市场,市场总部在墨西哥,研发中心会从美国移出来,以加拿大为中心。”

任正非表示,华为研发中心向加拿大的迁移是大规模的,正在逐步进行。目前的决策考虑重点在于,美国公民和持有美国绿卡人员在加拿大为华为办公是否受制于实体清单。如果不受限,华为在加拿大的研究机构规模会很大。因为现在美国实体清单不仅打击华为的部件供应,还切断华为与大学、学术组织的合作。

任正非认为,当美国走向越来越封闭的时候,加拿大应该走向越来越开放,开放会使加拿大获得巨大机会,比如作为新的科技中心崛起。在人工智能发展上,世界三位“人工智能之父”都在加拿大,有这么好的基础,如果把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加拿大有可能处在世界前列。

他坦言,要超越个人恩怨来看人类社会发展。对于人口比较稀少、资源比较丰富、地域比较广大的国家来说,人工智能是迫切需要的,这对加拿大的振兴有好处,完全与华为利益无关。“我不希望这些天才之光被埋没了。”任正非还表示,愿意给他们科研提供经费支持,不占有任何成果,只是完全义务提供经费。只要加拿大政府愿意,华为可以给大笔拨款。

“美国正在走向封闭,加拿大要敞开怀抱,拥抱被美国排挤的人才。如果这些人才到加拿大,就可以再造一个硅谷。很多人才正在离开美国,为什么加拿大不去拥抱这些人呢?加拿大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各种环境不比美国差,加拿大应该制定一个国策,美国哪条路走错了,加拿大就赶快走这条路,替代美国崛起。不能因为两国关系好,你走错了路,我就要跟着走错,否则加拿大的振兴、崛起怎么办?”任正非说道。

谈与美国的关系:

明年消费类设备可摆脱美国技术依赖

对于此前华为提出可以向其他国家许可5G技术,任正非回应称,华为的许可是全方位的,没有限制,但目前还没有美国公司向华为提出要获得许可。这是非常大的决策问题,美国公司需要花很长时间思考,可以理解。

同时任正非再次强调,美国非常优秀,除了5G都是领先的。“我认为即使对5G产业,美国也有很大贡献。在4G初步发育阶段,美国提出WiMAX,5G是更宽的带宽、更多天线、跨代技术……很多都是从WiMAX里吸取的。”

任正非称,“华为和美国公司在5G上的竞争,并不是华为有独自不得了的优点,我们也兼容了世界各国的思想,实现了3GPP的理想。我们的这些发明和技术也跟世界共享,华为没有垄断技术。美国仍然是伟大的国家,罗斯在印度讲话称‘只要有两三年时间,美国就能领先华为’,我相信这句话。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再等两三年。”

在采访中,任正非证实华为因为一项有关美国农村地区运营商的决定将起诉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这是美国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有权利给美国人民提供服务;美国运营商买不买我们的设备,是美国运营商的权利。我们在捍卫美国宪法赋予我们可以服务美国人民的权利。”至于未来华为是否会针对美国提起更多诉讼,任正非称可能会多一些,要看华为的律师资源是否忙得过来。

值得注意的是,任正非表示到明年,华为的消费类设备将可以完全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任正非还谈及华为在欧洲建厂的计划,他称在欧洲建厂主要不是考虑成本,而是战略性需要,主要会用于生产5G,规模很大,方案还在论证。据介绍,华为的欧洲工厂主要采用人工智能,虽然成本会略有增加,但能增强欧洲对华为的信任,也能增加对欧洲的税收、就业指标,有利于华为在欧洲更加紧密地合作。

谈信任问题:华为没有信任赤字

反而受益很大

在目前的局面下,关于华为是否出现“信任赤字”,任正非回应称,华为今年不仅没有“信任赤字”,反而收益非常大,因为有美国政府这么强大的力量在全世界帮华为做宣传。“如果说过去有一些国家对华为将信将疑,美国一打击,他们更信任了,‘原来你们这么厉害’。”

任正非透露,今年到华为访问的人数增长了69%,大家看到华为生产线生产的版本没有美国器件,就拿回去测试,发现非常好,建立了信心。“他们看到我们上下班的班车很多,人潮涌动;食堂很多,吃饭时都充满了人;再看我们的生产线,24小时不停运转,更加增强了信心。信任没有赤字,反而增长很厉害。”

今年华为出现了强劲的增长,任正非称网络设备的主要增长在海外,优先保障海外供货;终端设备,海外市场减弱了,中国市场增大了。

目前,华为正在大力发展的“智能监控业务”,任正非对此表示,人类社会将来会变成智慧社会,包括云社会,这是非常庞大的信息网络,美国也在争夺进入云社会的机会。今天的通信网络,明天就会变成云化的网络,云社会的开放性是以前没有碰到过的,智慧城市是一个起步。

华为对于所开发的技术是否应该肩负道德责任,任正非表示,华为卖“汽车”给各个国家,“汽车”装什么货是“司机”说了算,国家应该怎么走、怎么管理好这些设备是国家的主权问题。

“AI不是武器。我们尊重每个国家的数字主权。我们遵守所在国法律,遵守国际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新技术造福人类。如果有些国家不接受,我们就不进入这个国家,我们不会在发展新技术的时候制造一个对新技术不利的环境。”任正非说道。

任正非接受加拿大《环球邮报》采访纪要年12月2日,深圳

1、NathanVanderKlippe,《环球邮报》驻亚洲记者:非常感谢任先生能够再次接受我这名加拿大记者的采访。现在距离孟晚舟女士被捕已经整整一年了。因此,我想问问您一年前发生了什么。关于孟女士被捕,在加拿大发生的事情我们已经比较了解了,但在中国发生了什么,您个人身上发生了什么,我们了解得还不多。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孟女士在加拿大被捕前两年,她就没有去过美国了。请问华为是不是从年开始就已经知道美国正在进行调查而且孟女士正面临风险了?

任正非:孟晚舟事件应该是美国政治上的行动策划。华为在美国市场长期受排斥,在美国已经没有什么销售,业务收缩了,高级干部去了也无事可做,为什么要去美国呢?所以都不去美国了。

NathanVanderKlippe:所以,不去美国并不是为了避免在当地被捕或者逃避法律问题?

任正非:不是逃避。而是因为我们高管没有工作需要去美国。我们早几年就已经把美国市场当成一个小国市场来处理,授权代表处自己决策,因为销售额太小了。2、NathanVanderKlippe:孟女士在温哥华被捕后,您是如何得知这一消息的?您当时在哪里?是谁通过什么途径告诉您这个消息的?

任正非:孟晚舟被逮捕的时候,我在中国,没有出发去阿根廷。公司法务部门向我报告孟晚舟被抓,当时不知道是美国政府发动的这么大的打击事件,以为只是某方面的误会引发的事件。

NathanVanderKlippe:当时您本来也要去阿根廷。您一开始是不是也计划从加拿大转机?

任正非:没有,一开始就准备从迪拜转机。

NathanVanderKlippe:孟晚舟被捕后并没有直接给您打电话,而是通知了华为的法务部。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她为什么给法务部打电话,而不是直接给您打电话?

任正非:她当然应该首先通知法务部来处理,这是一个法律问题。

NathanVanderKlippe:您是否还记得,在您得知孟晚舟被捕后,您给法务部下了什么指示?您给他们下达了什么目标?

任正非:没指示,因为我不具体管法务部。我当时只是给高管讲,请律师,以加拿大法律的方式向加拿大进行交涉。我们坚持走法律路线解决问题。3、NathanVanderKlippe:您刚才说,一开始,您以为这件事是因为误解,法律上的误解产生的。那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这件事可能会更重大,不仅对孟女士来说更重大,而且还牵扯到整个公司的?

任正非:美国发了“5.16”实体清单制裁禁令,我们就意识到孟晚舟是被作为一个政治抓手,美国想抓住孟晚舟作为筹码来打击华为。

NathanVanderKlippe:所以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您一直认为这件事是意外、是误会造成的?

任正非:我认为是这样的。

NathanVanderKlippe:那您当时觉得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呢?

任正非:聘请律师。

NathanVanderKlippe:5月之后您又觉得应该以什么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呢?您的想法有没有发生改变,比如说您觉得这件事会持续多长时间,具体应该怎么解决?

任正非:5月份以后,我们认为美国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华为公司,孟晚舟事件只是起头。只有加紧把自己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做好,使产品开发体系适应制裁环境,坚决让公司生存下来,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5月份以后就有一些变化,要努力做好业务连续性。4、NathanVanderKlippe:在加拿大被捕之前,孟女士还去过其他六个国家,这些国家也与美国签订了引渡协议。此外,她还打算从加拿大前往墨西哥和阿根廷。这两个国家也与美国签订了引渡协议。在您看来,为什么华盛顿选择在加拿大逮捕孟晚舟呢?

任正非:这个问题应该要问华盛顿才行。如果我们早知道华盛顿有这样的决定,就不会去加拿大了,也不会连累加拿大夹在中间受苦受难。

NathanVanderKlippe:在加拿大有一种说法,美国认为加拿大是个软弱的国家,美国提出的要求加拿大都会答应。您觉得这是否也是美国选择加拿大做这件事的原因之一呢?

任正非: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认为加拿大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加拿大人和美国人本来就是一个民族,在处理印第安人的问题上,加拿大和美国观点不一致,才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在我心目中,加拿大人还要更伟大一些,加拿大人还更加高尚一些。礼貌和遵守规则并不代表软弱。

NathanVanderKlippe:您觉得加拿大遵守了这些规则吗?加拿大也因此承受了一些后果,包括在出口方面以及某些加拿大公民遭受的待遇。您觉得这些后果对加拿大来说是否公平?

任正非:我不是讲加拿大在这件事情上是不是遵守规则,而是讲几百年来加拿大处理印第安人的方式和美国不一样,从这个角度看,加拿大是高尚的。

NathanVanderKlippe:在孟女士一案中,你觉得加拿大只是遵守了规则还是也在进行政治干预?

任正非:我认为,孟晚舟事件明显是美国的政治干预,加拿大蒙受了损失,应该让特朗普偿还给你们。

NathanVanderKlippe:孟女士被捕后,华为公司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立刻让孟女士的家人离开加拿大?她的家人在她被捕后还留在加拿大吗?

任正非:孟晚舟家人的安排,公司没有介入。公司主要是在加拿大聘请律师,通过加拿大的法律,让她的权利得到保障。5、NathanVanderKlippe:华为如果想要报复加拿大,也是有方法可以报复的,比如说华为向加拿大电信运营商销售设备,并且华为在加拿大也招聘了许多本地员工。但是您选择不报复。为什么?你们是有能力对加拿大进行报复的。

任正非:因为我们认为加拿大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当美国走向越来越封闭的时候,加拿大应该走向越来越开放,开放会使加拿大获得巨大机会。比如,现在一些大型国际会议,很多科学家获得不了美国签证,就可以在加拿大召开,美国科学家到加拿大也很近,不需要签证也很方便。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可以到加拿大去,加拿大作为一个新的科技中心崛起是可能的。我们选择加拿大作为更好的发展基地,这个决心没有动摇过。

第二,在人工智能发展上,世界三位“人工智能之父”都在加拿大,因此我们也想围着这些科学家加强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发展。不因为孟晚舟个别事件影响我们在加拿大的战略发展和投资,孟晚舟事件是会过去的,但是加拿大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能随意放弃在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

我们也注意到加拿大最近的辩论,加拿大有人提出“还是要选择华为的5G”,如果加拿大真选择华为的5G,我们会全力支持加拿大做好5G建设。原来我们认为加拿大在美国的城墙根下,想过放弃在加拿大做5G的打算。如果加拿大采用5G以后,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案,冰冻地区的矿业生产采用无人生产方式;在无人驾驶技术上,华为处于世界先进地位的,先驾驶矿山设备,驾驶农业机械,例如可以实现无人农场,让拖拉机24小时耕种。加拿大会增加很多农业生产、矿产,大幅提升加拿大人民的生活和物质财富水平。当然,还需要人去加油。

加拿大有这么好的人工智能基础,如果加拿大把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是有可能处在世界前列的。

所以,我们在加拿大的投资,不仅可以向加拿大“人工智能之父”学习很多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用这个技术造福加拿大社会。我们不会轻易放弃一个国家,如果我们因为一件事就放弃一个国家、再放弃一个国家……,那我们在世界上就没有立足之地了。6、NathanVanderKlippe:现在华为在美国面临的情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好转。上一次跟您聊天的时候也提到了华为在加拿大的业务扩张计划,例如在加拿大的一些主要城市买地。您上次讲到的业务扩张计划大概是什么规模?例如打算扩招多少人?另外,华为是否有打算把加拿大作为整个北美的总部?

任正非:我们在加拿大的员工人数已经扩展到人,有2/3是研发人员,未来还会继续加大投资。因为我们在北美没有美国市场,因此市场总部还是在墨西哥,但是研发中心会从美国移出来,会以加拿大为中心。

NathanVanderKlippe:什么时候移到加拿大?

任正非:加拿大员工人数在增加,这是逐步的,今年我们在加拿大已经增加了人。按照美国实体清单禁令,我们与美国人是不能发邮件、打电话……接触技术的,这样在美国发展受到阻碍,就会把发展转移到加拿大来。

NathanVanderKlippe:刚才讲到把研发中心迁移到加拿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举措吗?是只涉及到几十人还是非常大规模的迁移?

任正非:应该是很大规模,逐步进行。这牵涉到美国公民和持有美国绿卡人员在加拿大为华为办公是否合乎实体清单制裁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决策的重要考虑点。如果美国公民和持有美国绿卡人员在加拿大办公不受实体清单的限制,那我们在加拿大的研究机构规模应该是很大的。现在美国实体清单不仅是对我们部件供应打击,还包括切断我们与大学、学术组织的合作打击,下一步要看它的实体清单范围是否有放松美国公民和持有美国绿卡的人可以进华为工作,是否可以在我们加拿大研究中心工作,这也是我们发展很重要的基础之一。7、NathanVanderKlippe:回顾过去一年,加拿大政府现在认为,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JohnBolton是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被捕的幕后推手。假如说这种说法是真的,说明逮捕孟女士的压力并非来自司法系统。这件事会如何影响加拿大对孟晚舟引渡案的处理?

任正非:昨天我看到你们《环球邮报》的报道,是可以参考的,但还无法考证。加拿大夹在美国和华为中间受害,我心中是抱有歉意的。但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是需要一个妥善的方式解决。

加拿大是一个伟大的法制国家,皇家骑警在执法过程中有些不合法的行为,也不影响加拿大的伟大。但在这些关键节点中,骑警已经宣过誓,要认真回忆,认真讲清楚,不能选择集体失忆、失语……。这有利于处理孟晚舟的案件。华为公司没有因为孟晚舟事件而停止在加拿大的发展,希望通过孟晚舟事件的解决,推动中加两国走向正常化,也希望两个国家紧张的局势得到缓解,恢复正常的合作关系,这是我们的期望。

美国正在走向封闭,加拿大要敞开怀抱,拥抱被美国排挤的人才。如果这些人才到加拿大,就可以再造一个硅谷。很多人才正在离开美国,为什么加拿大不去拥抱这些人呢?加拿大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各种环境不比美国差,加拿大应该制定一个国策,美国哪条路走错了,加拿大就赶快走这条路,替代美国崛起。不能因为两国关系好,你走错了路,我就要跟着走错,否则加拿大的振兴、崛起怎么办?8、NathanVanderKlippe:关于孟女士的案子,一种可行的方案是在美国达成和解协议。美国很多案件最终都是以和解协议的方式了结的。有法律专家指出,如果华为在美国达成和解协议,结果可能是,华为接受罚款,而美国可能会撤销对孟晚舟的引渡程序。华为为什么没有选择在美国达成和解协议这条路?

任正非:专家提的这个方案,美国政府没有与我们商量过。希望你给美国政府传个话,让他们来找我们吧。

NathanVanderKlippe:您愿意和美国探索这样一种方案吗?华为对在美国达成和解协议感兴趣吗?

任正非:是的,但要基于事实、基于证据。

NathanVanderKlippe:和解协议意味着要承认有罪,然后会进行一些安排,可能是罚款,也可能是其他的,但可能不用坐牢。所以,您准备好走这条路了吗?

任正非:这要基于事实,什么问题都要有证据。基于事实的话,是可以谈判的。

NathanVanderKlippe:我知道华为在美国聘请了律师。为什么不让他们探讨一下这个方案?是不是可以让律师去和美国检方谈谈这个方案呢?

任正非:律师在法庭与检方打官司,就是谈判,谈谁对谁错。首先纽约东区法院要公布证据,我们根据证据在法庭上谈。律师与检方在法庭上的辩论,是一个声音比较大的谈判;大家先把事实搞清楚了,搞清楚后,可以是声音小一点的谈判,悄悄谈,谈一些交换条件。都是谈判。

NathanVanderKlippe:华为现在正处于在法庭上谈的阶段。您觉得什么时候会转向声音小一点的谈?什么时候你们会就达成某种和解协议展开具体的讨论?

任正非:如果美国政府找不到证据,它没有什么理由、声音小一点的时候,我们的声音也可以小一点。那时我们就不在法庭上谈判,可以到咖啡厅谈判,如果声音太大,影响周边客人,声音就会自然小了。那时就会讨论“你多喝一杯,还是我多喝一杯”的赔偿问题。如果美国错了,还要赔偿我们的名誉损失。

NathanVanderKlippe:公平地说,美国已经给出了大量证据,其中有些证据是关于孟女士的,或者说是关于孟女士和几家银行之间的往来的。按照美国检方的说法,她对华为与Sky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0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