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机 >> 信息机介绍 >> 财经小百科什么是先行赔付制度
年5月31日:伴随着我国《证券法》中新增先行赔付相关制度,整个行业正在朝着一个更加合规的方向前进,由此也可以看出目前国家正在大力的改善整个金融市场,更好地保障投资者的利益。那么有关先行赔付制度,大家知道多少呢。
先行赔付的定义:
根据新《证券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发行人因欺诈发行、虚假陈述或者其他重大违法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相关的证券公司可以委托投资者保护机构,就赔偿事宜与受到损失的投资者达成协议,予以先行赔付。先行赔付后,可以依法向发行人以及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先行赔付制度适用于哪些情形?
欺诈发行,虚假陈述或者其他重大违法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情形
先行赔付由哪些主体承担赔付?
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相关的证券公司
如何实现先行赔付?
先行赔付义务人可以委托投资者保护机构,就赔偿事宜与受到损失的投资者达成协议,予以先行赔付。先行赔付之后,赔付人可以依法向发行人以及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先行赔付是一项强制性制度吗?
不是,先行赔付是自愿性而非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先行赔付是赔付者与受害投资者之间达成的资源和解。如果投资者不接受先行赔付方案,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什么样的投资者可以进行先行赔付?
投资者在虚假陈述实施日之后,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前实施了相应的交易行为,应当认定投资者的投资决定与虚假陈述之间的交易因果关系成立。
虚假陈述实施日
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作出虚假陈述或者发生虚假陈述之日。
虚假陈述揭露日
是指虚假陈述在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报刊、电台、电视台或监管部门网站、交易场所网站、主要门户网站、行业知名的自媒体等媒体上,首次被公开揭露并为证券市场知悉之日。
投资差额损失计算的基准日
是指在虚假陈述揭露或更正后,为将投资者应获赔偿限定在虚假陈述所造成的损失范围内,确定损失计算的合理期间而规定的截止日期。
先行赔付的赔付金额如何计算?
赔付金额以适格投资者因虚假陈述而实际发生的损失为限。赔付金额=投资差额损失+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
先行赔付制度有什么特点?
1.赔付时间效率较高
相比民事赔偿诉讼,先行赔付用时较短,从以往案例来看,万福生科和海联讯均用时两个月,欣泰电气尽管分两期赔付,但每阶段依然在两个月内赔付完毕。
2.投资者受偿率较高
根据过往案例,受偿投资者占比均超过95%,而获偿金额近乎%。
3.投资者获偿成本较低
先行赔付通常采用电子化方式,前期案例中运用了网络投票系统确认赔付金额和运用证券结算系统划付赔付款,基本实现了投资者“足不出户”就可参与获赔,最大程度降低了投资者获得赔偿的成本。
先行赔付的意义
1.有利于系统构建更为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体系。
先行赔付是先行赔付人与投资者就如何赔付达成的一种共识机制,在全面推进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制度背景及理念下,这一举措将会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也是系统构建投资者保护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先行赔付入法能够更好地实现《证券法》在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上的制度价值。
2.有利于完善我国证券民事救济制度。
如要投资者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完善的救济制度必不可少。先行赔付,究其本质是一种便利投资者获得赔偿的制度安排。在现有规则条件约束下,先行赔付能够相当程度上弥补我国现今证券救济制度的不足,建立健全与注册制改革相适应的证券民事救济制度,以期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3.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先行赔付实践的发展。
实践发展能够推动良好制度规则的建构,良好的制度规则也能反哺于实践的发展。新《证券法》对先行赔付的规定奠定了其在法律层面的制度基础,与先行赔付相关的配套规则将会不断完善,有了健全的制度规范依据,先行赔付的实践案例将会越来越多,其良好的践行效果也会愈发明显。
总的来说,先行赔付只是一种弥补手段,虽然能够给到投资者一定的保障,但加大金融市场监管,从源头杜绝散播虚假宣传的公司企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投资者的损失。